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海派 (下)     
四、海派绘画之商业性上海作为近代远东最大的国际商业都会,繁华而至于畸形发展,也同样为“橐笔来游”的书画家提供了很大的商机。画家为了市场而不得不卖画,同时,市场以其需求也造就了不同的画家。事实上,各省书画家之来上海,目的是为了“避难海上”,同时也是为了谋生卖画、这已不是什么秘密。1876年《沪游杂记》卷二(葛元  相似文献   
2.
丁羲元 《收藏家》2002,(12):18-21
在宋徽宗赵佶绘画的鉴定中,有关“御画”和“御题画”一直是作为真迹和“代笔”之区别所在。美术史和鉴定界不知自何日始沿用这样的标准。以致尔来几乎美术史著作和画集种种均以徽宗“御题画”作为“代笔”画处理,人云亦云,并不知与文献之内容和精神逾趋逾远。因此,实在有必要对此作一番辨析和清理。  相似文献   
3.
1996年仲夏,笔者在美国专程往访芝加哥美术馆,观赏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鹊华秋色图》卷原作,目击心会,颇有所思,因此写成再再考。一我观《鹊华图》原作最初一个直觉,乃一小卷,高28.4、长93.2厘米,其纸墨暗旧,满幅题跋印鉴,朱墨映衬之下,更见画中色彩纷然可喜,茂密拙朴。而细观之下,却有诸多破绽,逼人眼目,其画风与赵孟頫殊不类,一言以蔽之:少神。此例述之。 1.毋庸讳言,项元汴俨如《鹊华图》的“总监制”,不能不引人注目。试看画的前后隔水,前后的骑缝印中有六方半印,都是项元汴的  相似文献   
4.
丁羲元 《收藏家》2007,(9):33-38
有一则很有名的故事,说的是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到荆州看张僧繇的画。初一见认为"徒有虚名";明日再去,看法有所不同,认为"只近代画手";第三次又往,竟叹曰"名下定无虚士",于是寝卧其下,十日不离。千载之下,读来仍有趣味,古人观世,有如此反复痴迷者。现在的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位阎立本身上。他的传世名作《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至今烟云缭绕,莫辨真面。  相似文献   
5.
论“海派”     
一、海派的形成及其名称从古老有意义上说,任何大都会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水(河流、湖泊或是大海)。凡是繁华的大都市都是在四海三江的交汇处和三角洲,此为中外的历史所证明。经济的繁荣随之而画派生焉,古代的京洛、苏杭、扬州莫不如此,或国外的威尼斯、巴黎或纽约也同此例。而在中国近代,上海的崛起和海派绘画的形成就在春申江和吴  相似文献   
6.
虚谷是中国近代“海派”的艺术大师,在海内外卓有声誉。要真正懂得虚谷书画的鉴定,最好深入了解其生平和艺术,并由此涉入其作品之鉴定。虚谷的生卒年我一直采用(1824-1896午)73岁说,而非简单地以画家书款纪年为唯一依准,所以我以虚谷1823年生,卒年74岁为另一说,而认为73岁更可靠。此说拟撰另文重作新考。当然生年持1824年或1823年,于其书画鉴定并无大碍,但虚谷晚年记年中确曾将自己的年岁多长一岁。但见有虚谷75岁之作,那就必伪无疑了。虚谷是一位带有传奇性的画家。从他肖像画之水准,可知是写真高手,加之透  相似文献   
7.
丁羲元 《收藏家》2003,(4):8-11
逝去的2002年里,“国宝”意外成为最后一季度的热门话题。宋徽宗的《珍禽图》匆匆离境后,有关它的真伪之争,不绝如缕,国宝话题由此引发。之后,米芾的《研山铭》从日本返回,为国家文物局指定由其旗下的机构拍得,国宝长驻故乡,似乎是国运昌之象征。年末集国内三大顶尖博物馆珍宝于一堂的“国宝展”在上海闪亮登台,为“国宝话题”再添火爆。有人说这是“千年等一回”。21世纪初的文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徐邦达提出赵佶“代笔画”之说,这是为艺术史界普遍接受的研究成果。上海学人丁羲元经过对文献和传世赵佶绘画的多方考察,提出赵佶“代笔画”的新见。本刊连续二期刊出丁先生二篇有关徽宗赵佶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观步辇图     
丁羲元 《收藏家》2003,(6):28-31
有一则很有名的故事,说的是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到荆州看张僧繇的画,初一见认为“徒有虚名”,明日再去,看法有所不同,认为只“近代画手”,第三次又往,竟叹日“名下定无虚士”,于是寝卧其下,十日不离。千载之下,读来仍有趣味,古人观画,有如此反复痴迷者。现在的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位阎立本身上。他的传世名作《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至今烟云缭绕,莫辨真面。其《历代帝王图》,有认为是真迹,或前后判若二手,半真半伪者,或认为乃初唐郎馀令原作而宋代杨褒所摹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