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前漆膜的分析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漆膜分析的三种主要方法:裂解质谱,红外光谱,裂解色谱。通过大量实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以裂解色谱/富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来鉴定漆膜,并对影响裂解反应的因素及色借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可以重复,具有特征性的漆膜高分辨裂解色谱图,同时对裂解色谱图中主要组分作了定性鉴定,提高了裂解色谱法分析漆膜的可靠性。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小,共存杂质影响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应用核分析技术对河姆渡,良诸庙前遗址出土的二件红色涂料样品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证实了河姆渡出土的红色涂料木碗上的涂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生漆漆膜。  相似文献   
2.
防空便门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城墙墙体上挖筑的穿越城墙的通道或豁口,是供民众躲避敌机轰炸的重要防空措施之一。防空便门的历史是西安城墙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明代洪武年间在隋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进行拓建,形成了西安城墙的规模和基本形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文献,就清末两次查办周冕吞欠公款案的过程,做了梗概的叙述.文中特别揭示出第二次查办案件时所遇到的阻力和矛盾,最终导致力主查办此案的程德全被迫妥协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邹衡 《华夏考古》2005,(4):68-70
本文对《再论郑州商城的年代、性质及相关问题》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商榷,认为郑州商城隞都说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5.
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干栏式建筑木构件,在采用聚乙二醇(PEG)置换填充后存在着微生物侵害问题,为避免采用合成抗菌防霉防腐剂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壳寡糖、儿茶素和纳米氧化锌对古木构件进行抗菌试验。采用经典方法对侵蚀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壳寡糖、儿茶素和纳米氧化锌的有效抑菌浓度进行研究。侵蚀软性材的细菌主要有铜绿假单孢菌、摩根摩根氏菌和气味黄杆菌,霉菌主要有木素木霉、土曲霉、灰绿曲霉、产黄青霉和无孢目丝核菌;侵蚀硬质材的细菌主要有鲁氏不动杆菌,霉菌主要有康宁木霉、烂木瓶孢霉、产黄青霉、展青霉、考氏头孢霉、细交链孢霉和无孢目丝核菌等。壳寡糖、儿茶素与纳米氧化锌的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2.5%、10.0%和5.0%。10%儿茶素对4种主要细菌的抑菌能力大于2.5%壳寡糖和5.0%纳米氧化锌;2.5%壳寡糖对8种丝状真菌的抑菌能力大于10%儿茶素和5.0%纳米氧化锌。鉴于壳寡糖、儿茶素、纳米氧化锌对古木材微生物的选择性作用,考虑到危害河姆渡木材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因此将2.5%壳寡糖作为首选的环保型生物抗菌剂。  相似文献   
6.
李恒 《史学理论研究》2013,(1):36-45,158
安克斯密特的历史表现理论与叙事实体理论一脉相承,都是历史学家构建的某种叙事性解释。历史表现理论认为,历史文本是对过去实在的一种模仿,是人们认识过去的一个途径。但在认识过去的过程中,由于手段逐渐成为目的,历史表象与历史本体的边界便模糊了。为了避免历史本体的消解,历史表现理论要求历史表现既要与历史本体相似,又要与之保持距离,这就使之陷入两难境地。安克斯密特认为,历史表现继承了叙事实体的整体性和实体性,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他强调表现与被表现者在本体论上的地位是相等的,甚至本体的存在和对于本体的认识均有赖于其表象。这超出了人们惯常接受的认识论范围,使历史研究者不必再为恢复历史的原有面貌而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7.
王恒 《文物世界》2001,(2):24-27
自犍陀罗艺术创造了佛像以来,其所着的服装一直在不停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佛教徒对佛陀的尊敬与热爱(使其穿上最时髦的衣服),更反映了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人类社会的服装形态。  相似文献   
8.
含光门土遗址属于室内土遗址,通过对土遗址病害、博物馆内温湿度、不同深度含水率长期监测及土样渗透系数、硬度测量发现,在相对密闭环境中,含光门土遗址在冬春季泛碱、剥落及春季严重霉菌等病害反复发生与遗址水分“单向蒸发”周期性变化有关;周围草坪浇水、降雨、城市排水渗漏向遗址内部渗流引起土遗址管涌的直接破坏。分析了地下水分变化引起含光门土遗址病害的原因,提出了在博物馆两侧设置隔水墙为主要措施,防止周围地下水渗流对土遗址的直接破坏作用,保持博物馆内恒温恒湿,防止地下水的“剧烈”变化引起的劣化影响。本研究可为含光门土遗址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冷冻脱水过程通常需要将电阻温度传感器(RTD)插入到物料中以监测温度变化从而确定干燥终点,这种方式对于处理木质文物来说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无法做到无损或微损。本研究尝试采用无损方式对定型加固剂浸渍液即时浓度进行分析,并对冷冻干燥终点进行预测。采用这种无损技术成功地对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出土的30件木构件进行真空冷冻脱水定型处理,既达到了预期的定型保护效果,又确保了木构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出土、出水饱水木质文物冷冻干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冻干燥是稳定出土、出水饱水木质文物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水由固态直接成为气态的升华过程不产生表面张力的原理,可避免饱水木材脱水时受到干燥应力的破坏。数十年来,经过实验实践和不断完善,冷冻干燥在出土、出水降解木材的稳定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大型、厚重木质文物的保护方面得到成功应用。本研究基于在出土、出水含盐饱水木质文物保护方面的多年实践,对国内外在脱盐、抗菌、热浸、预冻和升华干燥工艺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解决一些现有问题的技术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