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淹城出土独木舟的修复过程,对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南地区的圩田大致滥觞于三国之际,迅速发展于两宋,全盛于明清,是我国江南人民在长期治田治水实践中创造的农田开发的一种独特形式。文章以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全面考察了江南地区圩田开发的历程与特点,研究了江南圩田兴盛的历史因素和自然条件,并简要分析了圩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圩田开发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认为因过渡围垦破坏了江南地区原有的湖泊河流水文环境,造成“水不得停蓄,旱不得流注”的严重局面,这便给圩田大大增加了防患水灾的压力;历代地方政府在圩田管理方面也是各自为政,各地圩田缺乏相互间的协作,使因破圩而形成的局部水灾年年有之;大量构筑圩田,使湖泊面积大为缩小,影响其调节水量的功能,破坏了本地区的生态条件,致使灾害频频发生。此外,围湖特别是废湖以后,使众多的水生资源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3.
清代以来,黄河河患频仍,政府出于保护漕粮运道和维护政治秩序的考虑,以合法继承者的姿态积极应对洪水风险造成的影响,希求掌控辖境内水文环境信息,以便实现有效的管理。清政府在沿黄河等堤岸滩坝工程之上普遍设立了志桩,用来观测洪水水位涨落尺寸等水势情况。上游部分志桩所测水情信息通过国家驿传体系传递至下游,并最终以奏报的形式递至中央。本文考察了清代志桩的设立情况,并通过万锦滩志桩的设立过程、制度规定,以及相关河印官员在"水报"中的配置和作用,对清代志桩"水报"制度的运作过程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Last summer,the first Tibetan oil-painting exhibition in Beijing,titled"Charming Tibet", was held in Jiuxianqiao Ping Zhong Cultural Center of Beijing and pr...  相似文献   
5.
1933年全国共有制造工厂4372家,分布在27个省区的391个县市,总体上呈现东部沿海制造工厂“连片发展”、中西部省区接受东部产业转移而形成的制造工厂“散点分布”的态势。这与东部和中西部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密切相关。与欧洲工业化先行国不同,20世纪前30年中国东部制造业的“连片发展”和中西部制造业的“散点分布”,不仅有赖于国际市场与国际贸易的引领和促进,更离不开国内超大市场的有力支撑,特别是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内制造业应对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的“避风港”。不过,缺乏统一强大的国家政权推动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仍然面临国内超大市场启动乏力、东中西部空间隔阂、区域间的产业竞争激烈、农矿资源与资金人才市场配置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四分五裂、战乱频仍,依照何种正统观念撰述这一时期的历史成为史家争论的焦点。在宋至清长达900余年的时段内,大致有五种不同看法:其一,以五代相续为正统,代表史书有范质《五代通录》、王溥《五代会要》、薛居正监修《五代史》及欧阳修《五代史记》;其二,以梁为伪,五代史应作四代史,虽未有代表性史书问世,然有相关议论如李昉《历代年号》、张燧“朱温不宜入正统”论、宋实颖《黜朱梁纪年论》、华湛恩《〈五代春秋志疑〉自序》;其三,以五代为闰统或无统,代表作有王皞《唐余录》和朱熹《资治通鉴纲目》的五代部分;其四,以南唐承唐为正统,代表作为陆游《南唐书》、陈霆《唐余纪传》;其五,以南唐继后唐为正统,代表作为吴非《三唐传国编年》、陈鳣《续唐书》与华长卿《唐宋阳秋》。五种撰史理念,各有依据,传授、疆域、姓氏、道义等诸种因素相杂其间,既展现了传统史学精神的延续不绝和古代学者对于正义矢志不渝的追求,也凸显出正统观之多样化在推动史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春秋时期吴国城址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时期的吴国出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目的,兴建了众多的功能有别,形态各异的大小城池,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记载,对现有的吴国城址进行了描绘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The Longwangchan Paleolithic site, situated on the Yellow River terraces in the Hukou area, Shaanxi province, China, was found in 2003–2004, and two areas (Localities 1 and 2) of the site were excavated in 2005–2008. Abundant stone artifacts including microliths, a grinding stone fragment and a shovel, with some animal bones and shells, were recovered from Locality 1. In this study, the cultural deposits from Locality 1 were dated using radiocarbon and optical dating techniques, and the sediment properties of the deposi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e of the deposits ranges from 29 to 21 ka and most of them were deposited between 25 ka and 29 ka. This indicates that corresponds to late Marine Isotope Stage (MIS) 3 and early MIS 2. During the human occupation period, the climate in this area became colder and drier. Sediments from beds where the grinding slab and the shovel were found were dated to ∼25 ka, which is the oldest among the grinding stones found in China. The microliths and the grinding stone are important evidence for an incipient socio-economic process that eventually led to the regional transition from hunting-foraging to farming.  相似文献   
9.
10.
系统视野中的上海节庆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上海节庆旅游资源因其所扮演的促进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引起各方关注。本文试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以都市旅游为背景,探讨节庆旅游资源的涵义和上海节庆旅游资源作为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