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针对铭文中出现的反书、倒书等特殊形式的书写现象,本工作采用泥条贴范法,从铭文制作的工艺角度对反书和倒书进行了讨论,并搭建了一套以树叶刻字为基础的推论模型,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地阐述了在此模型下反书和倒书的产生的可能性及原因。  相似文献   
4.
5.
P. Schmidt  A. Morala 《Archaeometry》2018,60(5):885-897
The earliest evidence of flint and chert heat treatment was found in the ~21.5–17 ka old European Solutrean culture. The appearance of pyrotechnology as part of the production of stone tool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Upper Palaeolithic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and the specific adaptations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in Europe. However, the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used to heat‐treat rocks during the Solutrean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No direct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has so far been found and the most promising approach is to understand these techniques by determining the parameters with which flint and chert were heated at that tim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of 44 heat‐treated laurel‐leaf points from Laugerie‐Haute, using a non‐destructive technique based 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Our results document that most of the artefacts were heated to a narrow interval of temperatures between 250 °C and 300 °C. This indicates a standardized technique that allowed to created similar conditions during successive heating cycl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hnical complexity during the Solutrean must b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different heating techniques used at different places and periods.  相似文献   
6.
7.
8.
在植物对土遗址作用的研究中,鲜有就真实的遗址来展开调查,以及讨论植物给土遗址带来的负作用及其机理。为此,本研究选取西安地区大型土遗址秦阿房宫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调查结合样带法、图像分析法并采集土样,开展对遗址区植物分布、根系产生的裂隙和土壤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土遗址病害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植物根系作用,加之雨蚀、风化作用及人为破坏的叠加作用,使遗址保存面临严重威胁;其中酸枣、臭椿等萌生树种所产生的根劈裂隙及植物根系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现存土遗址由植物以及风雨作用而引发的主要病害,其类型包含了边缘夯土的基础掏蚀、洞穴遗存、开裂坍塌、冲沟发育、表面剥蚀,这些是阿房宫遗址面临的主要威胁,也是半干旱地区土遗址存在的特有问题。研究结果既有助于揭示植被对土遗址的作用机理,又能为土遗址保护的植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阿城金代贵族墓碑的发现和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冬发现于阿城市大岭乡的金代贵族墓碑,经初步考证,墓碑主人是金初开国功臣完颜斡鲁.其立碑的时间应在金大定年间,确切的时间应不早于金大定十七年.  相似文献   
10.
唐代县的等第,以户口、官品、俸秩、迁转次序等不同的标准看,有四等、五等、六等、七等、八等、十等诸说。从历时性而言,县等是不断增多的,由前期的六等逐渐发展到后期的十等,只是天宝时曾一度事实上取消下县,稍显波折。而望、紧、次赤、次畿县的出现,均与户口多寡无直接关系,更多地体现出“资地美恶”的特征。其中“次赤县”的问题尤其复杂,因其牵涉“赤县”的广义和狭义问题,综合分析,次赤县制度在传世文献中出现,不晚于唐德宗初年,很可能最迟代宗初期已经产生。而代宗末年至德宗前期形成的俸秩,对唐后期乃至五代的县之等第,也有新的影响。五代皆以户口多少定县的等第,只是不同王朝有不同的标准,繁简不一。通观唐五代县之等第,总体上呈现出从官品本位到以俸秩为准的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