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0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45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轮志书编纂与首轮相比,在客观上具有五大优势:1.以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为起点,省市县三级政府纷纷颁布相关法令,开创依法修志新局面;2.各地认真总结首轮修志经验教训,为第二轮修志营造一面成败得失的镜子;3.众多方志理论著作出版,为第二轮志书的高质量引领航向;4.一批批日记、月报、月志、月鉴、年鉴等地情书出版,为第二轮修志储备了大量基础资料。5.方志界运用多种措施着力培养修志人员,方志队伍整体素质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2.
聚居在哀劳山区的彝族,有一种其他民族很少见的习俗“抹黑脸”,就是在婚丧喜事或宰年猪等请客时,晚宴接近尾声,由劝酒、劝饭而发展到相互往对方脸上抹锅烟灰。 相似文献
3.
学界以社会经济指标(人口普查、问卷调查等)为主导测度城市内部贫困空间,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但是普查数据周期长、贫困群体社会经济数据可获得性低,如何制定全覆盖、多方位、易获取的测度指标是该项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尝试使用遥感影像、在线房租等公众可获取的数据,采用FETEX2.0、WEKA等软件,利用三个指标(土地覆盖指数、复杂度、单位房租)建构基于大数据的贫困指数,测度广州市内城核心区718个居委会的贫困得分。再将测度结果与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度的贫困空间对比分析,探究两种测度方法的区别和适用性。结果显示:①两者的测度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尤其对前5%最贫困的居委会具有较高重合度;②本文建构的大数据贫困指数对城中村、传统工业区等典型贫困空间识别效果更好。本研究使用易获取、更新周期短的数据,有利于城市贫困空间分布的实时监测,对引导精准分配扶贫资源、有效实施贫困社区更新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高分子彩绘类文物保护涂层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彩绘类陶器保护的特殊要求,筛选性能优良的保护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对所选择的9种有机高分子文物保护涂层材料进行人工老化试验,分别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量试验材料的分子结构,分光光度仪测量颜料的主波长、色纯度和高度的变化,粘接强度仪测量颜料的粘接强度变化。结果表明:PrimalAC33、B72、有机硅的耐老化性能好,颜色变化小,粘接强度高,能很好的起到保护彩绘文物的作用,建议在文物保护领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研究古代漆膜,构建科学系统的研究框架,从漆膜结构和成分分析、髤制工艺、添加物分析、固化机理、劣化机理等方面,回顾了近年来漆膜分析研究的现状,讨论了鉴定漆膜结构和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就漆膜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展望了漆膜研究的发展趋势。仪器联用及多仪器辅助鉴别将成为漆膜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未来关于漆膜的研究应该是围绕现在热点问题深入探索,逐步解决在研究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同时建立和完善漆皮红外光谱库,实现资源共享,关注漆艺的流传和传承过程,重视现存的传统漆器手工作坊,推进多学科交叉研究,建立一套漆膜研究的成熟体系。 相似文献
7.
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地可进入性评价研究——以九寨沟风景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在Likert量表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旅游地游客可进入性的量化评价模型,并以九寨沟为案例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景区内部交通及信息条件、硬件设施及服务环境、文化环境、舒适性及卫生状况是游客对九寨沟可进入性感知的主要内容;②景区内部交通、医疗条件、治安及人身安全是游客预期中影响景区可进入性的强障碍因子;③游客对景区可进入性整体达满意水平;④游客对景区可进入性感知的评价在游后整体高于游前,九寨沟游客可进入性尚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景区应有针对性的展开旅游营销以增强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汉代髹漆工艺中是否含有淀粉粘结剂,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提取了长沙风篷岭汉墓出土的漆器残片中的残留物.实验结果显示: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具有十字消光特性的淀粉颗粒,粒度大小在13至25μm,且有加热糊化的现象,加热温度在60至80℃,加热时间大约在30min以内.本实验证实在汉代漆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淀粉作为粘结剂,为研究汉代漆器的制作工艺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史记》所记邹衍学说的渊源和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1):79-82
关于阴阳家邹衍的思想学说之内涵,学界多据先秦文献并参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颇有论列,而于邹衍学说之渊源流变作系统研究者所见不多.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据<史记>其他各篇所记涉及邹衍的资料,作深入探讨,认为其渊源在于星象历法之学与儒家思想,其流变则表现为方仙道与五德终始说.这一结论,或许可以为邹衍研究作一点拾遗补阙的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