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后,轮流执政的两个党,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性质上同属于一个阶级——垄断资产阶级。那么,为什么没有合二为一,由一个党执政,还要由两个党轮流坐庄呢?这正是我们需要加强研究的问题。资产阶级学者关于两党制作用的论述,基本是把它作为美国式民主的基础之一加以推崇,说它是“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力量”。①可见,对于美国统治阶级,两党制的存在确有不可取代的功效。那么,这种功效到底是什么?其真实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近代美国城市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近代美国城市化特点黄柯可CharacteristicsofModernAmericanUrbanization¥HuangKekeThebeginningofmderncitywascloselyassociatedwiththeemergenc...  相似文献   
3.
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任期1801—1809年)。他的治国思想是在总结美国革命道路的基础上,借鉴前任总统的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执政后,这些思想被付诸实践。它们不但在他的任期内产生了良好效果,而且对后继者麦迪逊、门罗时期的方针政策有直接影  相似文献   
4.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其第二届任期结束时,向美国人民发表了《告别词》,辞去公职,告老还乡。《告别词》经由华盛顿本人委托,于1796年9月17日首次刊登在《美国广告者日报》(American Daily Advertiser)。现根据H·s·康玛杰主编的《美国历史文献》(Henry SteeleCommager:Documents of American History,Third edition,N·Y·,1943)译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口流动与美国城市化黄柯可MigrationandAmericanUrbanization¥HuangKekeAbstract:ThepatternsofAmericanpopulationmovementappearedliketheletter“...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历史研究中,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这不独由于他连任届数最多,执政时间最长,更重要的是他推行的内外政策在美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对战后的美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我国学术界一向对罗斯福予以关注。在老中青三结合的研究队伍中,邓蜀生...  相似文献   
7.
关于美国城市化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兼评我国的研究情况黄柯可美国城市史研究最初作为社会学的一部分,起步于本世纪20年代。到了60年代,它开始另立门户,成为独立学科,并得到全面发展。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美国城市史作为美国历史一个新的分支学...  相似文献   
8.
黄柯可 《世界历史》2000,46(3):12-20
在人类历史上 ,城市的出现大约已有 5 0 0 0年之久。自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与农业分离以后 ,出现了商品和货币。而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商人阶级以后 ,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固定地点便应运而生 ,形成了城市的雏形。但是 ,城市的出现不等于城市化的开始。城市化不是指城市发展、演变的简单过程 ,而是指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之后 ,城市性质和功能的根本改变。在农业文明占统治地位的前工业社会 ,城市的性质正如马克思所说 ,城市是建立在农业和土地财产基础之上 ,社会呈现的是“城市乡村化”的景象。城市仅是农产品的集散地和手工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9.
两党制在美国政治制度中占有特殊地位。认真研究两党制的形成,有助于深刻认识美国政治制度的性质和作用。本文就美国两党制形成的时间、主要标志及其历史特点,试作初步分析。 一 美国最早的两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出现在十八世纪八、九  相似文献   
10.
求是·创新·发展史学──评《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黄柯可罗斯福实行“新政”的时期是美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50多年来,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学者关于“新政”及罗斯福其人的研究从未间断,论著可谓汗牛充栋。在我国,由于资料的缺乏,加之过去“左”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