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40年9月,上海法租界电车、公共汽车工人大罢工爆发后,汪伪政权令饬上海市社会运动指导委员会对劳资双方进行调解斡旋。本件史料记叙了此次罢工的起因、经过、汪伪上海社会运功指导委员会居中调解的始末,并从侧面反映了汪伪政权与法租界当局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司法界活跃着一位年轻的审判长。他英姿勃勃,穿梭于沪宁司法界,主审了为虎作伥的四大汉奸缨斌、陈公博、陈璧君、褚民谊;主审并使罪大恶极的日本战犯酒井隆、谷寿夫、川岛芳子等认罪伏法;杀人比赛的向井敏明、野田也被他引渡来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一时,他成了国人注目的焦点。他的审判技巧娴熟,手段独特,使对手不得不低头认罪;他的判词文笔犀利,被誉为“刀笔精华”,收入英、美等国博物馆。他的名字叫石美瑜。 上海滩崭露头角 石美瑜,字可珍,1909年生于福建的一个商人之家。 他进入司法界,和他的家…  相似文献   
3.
金陵佳肴传天下──记当代烹饪大师胡长龄文/黄慧英JINLINGJIAYAOCHUANTIANXIA站在炉台边,一手执锅,一手掌勺,颠簸挥舞之间,一道道菜循序而出,象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不愧为名厨风范;走上讲台,侃侃而谈,旁征博引,句句讲在关键处,...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中国“辛德勒”的拉贝是一位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德国纳粹党人。在侵华日军施行南京大屠杀的恐怖岁月里,他不顾自身安危,组织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利用其特殊身份同日军交涉,为亟需帮助的南京人民伸出援手。《拉贝与南京的生死缘》完整地记录了由此引发的一段感人肺腑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1937年11月底,20多位西方人毅然留居危城南京,其中15人自发组织成立了南京安全区(难民区)国际委员会。德国商人约翰·拉贝被推举为主席。他们以人道主义精神,救助了20多万中国难民,保护了安全区内的房屋财产免遭火灾。拉贝将亲眼目睹的日军暴行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为后人留下了日军大屠杀的铁证。日军在南京的滔天罪行使拉贝万分震惊,南京人民的鲜血也使拉贝看清了侵略战争的本质。这一时期的恐怖经历使拉贝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根据档案资料及“拉贝日记”,对拉贝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行为及这段经历对其思想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司徒雷登留在南京干什么? 1949年4月24日清晨,金陵古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南京市民蜂拥而出,欢天喜地迎接解放  相似文献   
7.
荧屏连接海峡YINGPINGLIANJIEHAIXIAQING■文/黄慧英情钮则坚夫妇在父亲当年逃生的鸡鸣寺朝拜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千古,催人泪下。一条海峡,好似天上银河,阻隔了两岸人民的交往,造成了多少亲人的生离!南京电视台为拍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8.
我曾在1988年第6期《民国春秋》上介绍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旧译雷伯)返回德国后的情况,以及南京市民为其发起的募捐活动。现就拉贝日记及拉贝在南京住处的发现,叙述如下。 拉贝日记重见天日 1996年12月12日下午2:30,美国纽约洲际大旅馆,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正在举行记者招待会。会场上,无数电视摄像机和照相机都对准了一位德国妇女。她,就是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的外孙女赖茵哈特夫人,她向各国记者展示了她外祖父拉贝先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写的战时日记及资料。沉寂半个多世纪的拉贝日记重见天日,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中、日、美、英、德等国家的电视和报纸都作了广泛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