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对周邦彦(1056—1121)的词作有颇苛刻不敬的批评:  相似文献   
2.
懷念史華慈     
從50年代早期到90年代晚期的四十多年來,通過他在哈佛大學政府與歷史系的教學工作,以及通過他的著作與論文,史華慈成為中國研究領域内的泰斗級人物。他的研究,尤其是在横跨思想史與政治學的領域,已成為衡量學術的標准,他的研究對于學生們以及全世界的學者們都具有指導作用,而且已成為學人們獲  相似文献   
3.
广州动物园东汉建初元年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动物园位于先烈路北段靠近沙河鎮处,西距黄花崗公园一公里。这一带都是崗巒山地,动物园第一期施工面积約20公頃左右,范围包括麻鷹崗、駟馬崗、蚺蛇山、王家岭等山崗。1956年11月我会配合平土方工程在这里清理发掘古墓二十座。这些古墓的分布以麻鷹崗較多。其中在麻鷹崗东南面的第2号磚墓,規模較大,且有絕对年代,茲簡报如下: 墓室建筑:全墓用青灰色大型墓磚結砌,磚的大小平均40×20×5厘米,分平磚和斧形磚两种,质地坚实。墓的平面如"中"字形,正西向,分甬道、中室和后室三个部分,成一直綫。除甬道系单隅外,其余都是双隅結砌的。甬道长1.51、寬1.38、  相似文献   
4.
1956年底至1958年2月,我会在配合广州动物园平土工程中先后清理发掘了由西汉早期至晚唐年间的古墓二十三座。古墓的分布除了驷马岗仅有一座东汉砖室墓外,二十二座都是集中在公园的中心位置,即麻鹰岗的岗顶和岗腰间。墓葬年代包括西汉、东汉、南朝和唐四个时期。现将各墓情况按时期归纳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九五四年九月八日,广州河南南石头修建宿舍,在东北面山岗平土时掘出了陶屋、陶罐等十馀件,後来掘房基时又发现陶甕一个和一些铜器破片,工地即将情况通知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经派人调查,认为是一座木槨墓。同时在它的西面相距约十五公尺处又发现了另一座木槨墓,规模此前者还大。因为两墓均位於房子墙基坑位下,遂同时着手清理,经六天时间,全部工作完毕。事後並选择了一部分出土物在工地举办小型展览,对二千馀工人群从普遍的进行了一次保护文物的宣传教育。兹将清理经过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工人阶级的先锋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注重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正太铁路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记述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应该从北京、河北和李大钊、高君宇写起,从1922年中共正太铁路支部的建立算起。  相似文献   
7.
国宝无价 报国有心——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纪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荣誉馆长、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市荣誉市民杨永德先生是香港知名文物鉴藏家;实业家,他热爱祖国,关心和支持祖国的文物建设事业。他与夫人杨张瑞贞女士志趣相投,酷爱陶艺,对中国古代陶瓷枕尤为深爱,收藏之精,享誉遇这。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成立之初,‘杨氏伉俪将其多年在海外搜求得来的中国古枕200件,无偿捐赠给该馆,又捐资支持建馆工程,他们的义举受到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专函嘉许和国家文物局、广州市人民政府的褒扬。从一本《中国陶枕》谈起1987年10月12日,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民间工艺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江泽民科技思想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科技的地位和功能、科技体制、科教兴国、科技创新、科技人才等九个方面,对近年来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一座名城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历史文化遗产。经济要发展,城市要建设的今天,文物保护与建设需要往往会出现矛盾。一方要保,一方要拆,如何处理?历史的车轮已进入21世纪,重视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回顾过去的五十年,广州在探索中前进。体会是:从实际出发,抓大放小;做好宣传,化解矛盾;重视保护、利用与研究工作,取得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中,南汉二陵博物馆的勘察设计项目完成招标。将考古遗址、博物馆、公众考古活动中心、文物库房、标本室、实验室和考古资料图书室合于一体,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个创意是麦英豪先生率先提出来的,这是先生对广州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作推向新的台阶,为文博事业再建新功。其缘起是怎样的?以85岁高龄,不断学习,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新见叠出。这些成绩是如何做到,积累过程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于2013年底拜访了麦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