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琪 《文物》1980,(11)
1978年4月,在北京市内重建工地出土了錾刻金正隆二年款银一铤,无款银二铤。银铤表面呈淡紫色。有款银铤(图一)长15.7、腰宽5.7、两端各宽9.2、厚2厘米。经鉴定含银量85%,毛重2014克,纯重1711.9克。正面微凹,有波纹,錾刻铭文三行: 邠州进奉正隆二年分金吾卫上将军静难军节度使臣完颜宗垣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斋堂辽壁画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斋堂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河畔,距北京市约九十公里。1979年8月17日,斋堂公社西斋堂大队群众,在村东俗称东坟一带挖土时,发现一座古代壁画墓(图一)。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和门头沟区文化办公室立即组成发掘小组,及时赴现场进行发掘清理,到9月中旬已经完成了墓室清理,同时还对壁画进行了临摹和部分壁画的保护工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太监,史书上称为寺人、阉(奄)人、阍人、宦寺、宦官、中官、中贵、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等。宫中役使阉人,侍奉皇帝及其家族,可远溯至周秦。最初,因古法有宫刑,受过宫刑的人多被遣王宫廷充当杂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出土文物展览巡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民的首都北京是一座著名于全世界的历史名城。有关北京历史的文献,举凡专著、方志以及散见在其他书籍里的材料,为数是相当可观的。这些材料之中,不少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然而除了观点上的根本缺陷以外,它们还大多详近而略远,所记载的史实偏重在元明以后。为人所知的传世文献材料,一般说来,已经难于增加多少新的东西,有着更广阔发展可能的研究领域在于地下发掘——用实物来补充和印证文献。  相似文献   
5.
何堪回首何堪回首,在这里又不能不回首。记得是1955年的初夏,我跟随一支开进北大荒的部队(农建二师),在荒原里踏查(我想写一部垦荒的小说)。一天,我正在师部里参加他们的党委会,突然收到省里的一封催我立即回省城的电报。什么事?没说。没有说,就说明是电报里不能透露的事情,而"立即",又说明是急事,我带着忐忑不安和狐疑,回到了哈尔滨。  相似文献   
6.
鲁琪 《岭南文史》2008,(3):27-29
清末民初,中国画坛一片凋零肃杀。有三个岭南青年,针贬时弊,锐意变革,用“折衷中西”的画学,冲击“泥古守旧”的思想樊篱,为沉寂己久的中国画坛开辟新境,后人称他们为“岭南三杰”。  相似文献   
7.
1978年4月北京通县台湖公社,唐大庄大队在庄南春耕时,发现金代墓葬。出土青瓷碗一件,通高5.5、口径15.5厘米,釉色青绿,有光泽,露底胎(图一)。崇宁重宝钱一枚(图二)。澄泥陶砚一件,褐陶,圆形,矮圈足,三足。通高2、口径10.7、足  相似文献   
8.
试谈大葆台西汉墓的“梓宫”、“便房”、“黄肠题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葆台西汉木椁墓,是燕王旦和华容夫人的陵墓。封土堆积很高,墓室十分庞大,分墓道、外藏椁(外迥廊)、黄肠题凑和便房;梓宫置于便房内。这是按"天子葬"形制修建的陵墓,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地下宫殿。汉代天子陵墓之制见于经传的不多,历代研究者根据经传所载作过一些说明,但由于缺乏发掘实物作为例证,所以对于"天子葬"的形制不能说得具体明了。大葆台西汉燕王旦陵墓的发掘,提供了关于"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的实物资料,便于与典籍记载相互印证,对我们研究汉代的丧葬制度和建筑艺术都具有重要价值。下面依照墓室结构从里到外的层次来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武回忆 《史学月刊》2008,(5):132-134
循吏,乃治理一方且能循规蹈矩、遵纪守法之官吏.在循吏中,按其功绩作为又有俗吏、才吏、贤吏之分.自太史公在<史记>中作<循吏列传>始,以后"二十四史"几乎都有<循吏列传>,各朝皆有循吏载入史册,其中以清朝最多,达115人,曹谨即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北京门头沟区龙泉务发现辽代瓷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1975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为配合农业学大寨运动所组织的文物考古工作队,在门头沟军庄公社龙泉务村发现了一处辽代瓷窑址。该村距北京城二十公里,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村北灰峪、西南对子槐山产甘子土,村西曹家地和东北军庄村永定矿盛产煤。永定河由村东流过。这里资源丰富,运输便利,具备了烧制瓷器的良好自然条件。窑址在龙泉务村东北部,现为果园和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