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为协约国供给粮食.战争给大平原农场主们提供了市场,巨大的需求促使半干旱地区得到了巨大的开发,而联邦政府和农场主并未意识到在大平原扩大生产所带来的生态风险.战争需求促进了大平原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兴起,战争结束后,下跌的小麦价格迫使农场主们继续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并扩大生产规模,半干旱地区又得到了大面积开垦.总之,上述活动为20世纪30年代尘暴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高祥峪 《丝绸之路》2010,(22):16-18
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笼罩着美国大平原地区。沃斯特认为沙尘暴爆发的根源是该地区农场主所持的文化价值观,邦尼菲尔德则认为是错误的生产技术导致了沙尘暴;沃斯特认为联邦政府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力度不够,邦尼菲尔德则认为联邦政府治理沙尘暴的目的是诱使农场主改变生产模式。笔者认为,二人的观点各有偏颇,应该把沙尘暴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中加以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