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明末清初活动在南京地区的一批富有民族意识和创造意识的文人画家,以龚贤、石溪、程正揆为鼎足,以周亮工为艺术赞助人和交流中心,以樊圻.吴宏、高岑、邹喆、张风、王概等为骨干,形成一个群体,我称之为”金陵画派”、详细论述我已另有专文,不再赘言.本文主要探讨龚贤绘画思想中有关“逸品”问题的见解,以及由此而涉及的金陵“三逸”的评价.并且对中国绘画史上的最高品位问题进行一些研究,从而对龚贤的绘画品位做出新的论断.(一)中国绘画“逸品”论的源流概述为了理解龚贤的“逸品”见解的独特性和继承性,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绘画批评史上的“逸品”论做一番概略的研究.“逸”在文字学上是个多义词.包涵有逃失、奔跑、放纵、超越、安闲等意.  相似文献   
2.
马鸿增 《东南文化》2002,(12):91-93
与时俱进意识和个性意识的增强,是当今中国画坛的一个重要特征。其间,画家各自的审美取向千差万别。就山水画而言,有相当一部分走的是传统的、借鉴西方的道路,然而他们各自切入传统和西方的角度有着种种差异,特别是各自艺术悟性和文化素养又有许多不同,因而所取得的创作成果也就拉开了距离。本文所要评述的青年画家  相似文献   
3.
有关中国美术史的著作,出版不在少数。然而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这一时期的美术史专著,直至90年代才见一部,那就是阮荣春、胡光华所著《中华民国美术史》(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年初版)。这部填补空白的著作,曾获江苏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香港商务印书馆再版(1997年),最近又荣获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在各学科400余项获奖成果中,是唯一的一部美术史著作。人们习惯于使用“现代”这一模糊性概念,其实,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可以称自己的时代为现代,若干年后,今日之…  相似文献   
4.
郑板桥一门书画——关于郑板桥研究的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其诗、书、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不仅名冠当时,而且越来越为海内外研究者与鉴藏者所瞩目。 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人们多只领略欣赏板桥艺术,而对他的亲友及后人的书画造诣极少了解,一些史实也不甚了了。本文作者之一徐石桥,现首次公开发表其家传的八件真迹——板桥书诗赠徐母蔡二姑母大幅中堂、板桥八分书扇面、板桥之舍弟郑墨手迹、板桥从孙郑銮书联、桥板玄孙郑恩源画  相似文献   
5.
马鸿增 《东南文化》2001,(10):54-56
年前赴江西古城婺源考察,在友人处见到晚清赵之谦《铁树木芙蓉图》(见58页图版)一轴,纵173.6厘米,横45厘米,经杨仁恺先生鉴定为其迹妙品。细审其风骨神采,当为40岁左右精心之作,且艺术与思想价值均有值得深究之处,故撰文评析之。 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又字(扌为)叔。号铁三、冷君、悲庵、婆婆世界凡夫等。祖籍浙江嵊县,明弘治间迁居绍兴。赵之谦生于商人家庭,15岁时因讼破产,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