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有明一代,河南省曾进行了三次土地丈量活动:第一次在明初洪武年间,丈量出的土地数字仅是当时开垦的土地数,不能反映全省实有的土地数量。第二次在明中期嘉靖年间,是在一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之下进行的,丈量之后又以“符合原额”为宗旨,大量进行了折亩活动,故丈量出的土地数字既不能反映当时河南省的开垦耕种数,也不能反映当时实有的土地数字。第三次是在明中后期万历年间进行的,指导思想明确,法令严格,方法得当,丈量出的土地数字既能反映当时河南省的开垦耕种数,又代表了全省实有的耕地数字。  相似文献   
2.
百塔寺位于西安市城南约五十余里的长安县王庄乡天子峪内(古称御宿川楩梓谷),其地背山面川,山清水秀,曲径幽深,景色优美,是古今著名的游览胜地.寺面临的御宿川,为汉家上林苑之地,史载汉武帝在此游览之时,因迷恋此间美景,流连忘返,至晚不归,遂宿于其间,故得名为御宿川.背后所靠之终南山,亦为天下名山,峰峦迭嶂,苍翠葱郁,景不胜收,向为仙、佛、道家所向往.因此山地处天下之中,故又有“地肺”之称.沿楩梓谷婉蜒而上,脚下有清冽甘美、喷珠溅玉的潺潺溪涧,身边是灿如火齐、艳若朝霞之野果山花.及至到了山顶,更是白云缭绕,青烟袅袅,鸟之语也清,花之香也幽,真有身临仙境之感.  相似文献   
3.
明代河南的土地垦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河南的土地垦殖马雪芹本文旨在对明代河南省土地垦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有明一代的276年中,本省的土地垦殖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这三个阶段。明初期指洪武。永乐两朝(1368—1424年),共计57年。明中期为洪熙──一隆庆等9朝(1425—1572年...  相似文献   
4.
一般论及汉代长安与关中平原,大都对西汉时期的都城长安与关中平原津津乐道,而对东汉时期的长安与关中平原却言之甚少,究其主要原因,当然因为西汉长安为一代盛国之都,煌煌大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地位不言而喻;关中平原作为国都所在地,地位也是弥足轻重的。东汉以来,都城东迁,关中平原屡遭兵火,受到严重的战争创伤,已不能和西汉时期同日而语;一代名都长安也屡遭浩劫,殆非旧时面貌。因而人们将研究的着眼点投向东汉王朝的都城洛阳,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东汉一代,长安虽失去国都地位,关中平原的境况也大不如前,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张士贵墓志铭为例,以墓志铭与史籍对勘的方法,对墓志铭记载进行考释,揭示了其史料价值与补史功能,并以此为例对石刻史料的补史、正史功能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河南省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河南省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和芝麻两种,花生明中期传入中国,清代在河南广泛种植。芝麻汉代从西域传入,明清时期在河南广为分布。这两者今日在河南省的经济作物种植中仍占重要地位。染料作物中蓝草和红花均为传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从明至清,种植之风方兴未艾。两者在清末均由于受到外来染料的冲击而中落,此后再也未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嗜食作物中的罂粟,清咸丰年间开始在河南省广泛栽种,后因国人的抗议,在民国年间禁种。烟草和茶叶的种植不惟明清时期就有一定的规模,且一直持续发展,为今日河南省以许昌为中心的烤烟基地和以信阳为中心的茶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南阳地区两汉、唐宋、明清时期水利事业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南阳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又为发展水利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而,从历史时期起,南阳的地方官吏就十分重视兴修水利,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  相似文献   
8.
《朝野佥载·率更令》条考辨马雪芹《朝野佥载》是唐代张(字文成)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撰写的笔记体小说。全书原貌已不可见,现在所见到的本子乃是后人根据《太平广记》辑录而成,错误之处自不可免,卷一《率更令》条即为一例。其云:率更令张文成,枭晨鸣于庭树,其妻以...  相似文献   
9.
岳麓书社1996出版的郑学檬著《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一书,分三章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界限及具体标准、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经济重心南移后江南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是近几年来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中的一部力作。通观全书有三...  相似文献   
10.
明清河南自然灾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旱、涝、蝗、盐碱、风、沙、雹、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明清时期河南省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主要原因及所采取的对策,认为森林植被的破坏和水利事业的衰落是当时自然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今日仍应引起注意。而当时人们所采取的诸多对策今日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