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贵凡 《百年潮》2003,(10):69-71
多少年来,在我们的党史军史著作中,谈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都要提到李德,并说他是共产国际军事顾问。对于他的这个身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下半期起,就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李德不是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或更确切地说,不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央苏区的军事顾问,其主要根据是王明、师哲、伍修权、王智涛等人的说法和回忆。但由于缺少有说服力的档案资料印证,史学界一直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笔者几次去莫斯科查阅共产国际档案时,顺便也注意查寻与李德有关的档案。从目前所掌握的档案  相似文献   
2.
奥斯藤:我们再来看记录。在最后的指责中,李立三说,在我们的决议中区分了机会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他说。我们不懂在中国托洛茨基主义同取消派机会主义是一回事。当然,托洛茨基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都反对党;当然,两者都反对共产国际,并经常一起行动。但如果把托洛茨基分子和机会主义分子归为一类,那我们就会犯两个错误,即思想上的错误和策略上的错误。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反对他们,利用一些论据反对托洛茨基分子,利用另一些论据反对机会主义分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А.И.卡尔图诺娃系俄罗斯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学术顾问。1988年11月译者访问莫斯科时,她应约撰写了这篇回忆文章。  相似文献   
4.
两位伟人的首次会见 1949年12月16日中午12时整,毛泽东一行的专列缓缓驶抵莫斯科雅罗斯拉夫车站,贵宾们受到几乎全体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和军队领导人的欢迎。斯大林未到场,是因为他通常不到车站迎接客人。 由于毛泽东患感冒,由莫洛托夫主持的欢迎仪式从简,介绍外交使团的仪式也被取消。毛泽  相似文献   
5.
马贵凡 《百年潮》2003,(1):71-76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最后一天上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出乎世人意料地在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当时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报告?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对斯大林问题持什么态度?报告是怎么起草的?报告人是如何确定的?对于这些问题,俄罗斯学者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下半期,随着赫鲁晓夫回忆录、米高扬回忆录的出版,以及俄罗斯现代文献保管中心(即现在的俄罗斯国家现代历史档案馆)和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档案的解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迄今他们已在《近现代史》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披露了秘密报告出台的内幕。  相似文献   
6.
远东局关于接受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十次全会决议的决议中谈到国际问题的那一部分,正确地接受了共产国际的路线,中央原则上完全同意这个部分,只是认为在关于同左翼社会民主党作斗争的一条上补充含糊的一句话是非常不够的。反对左翼社会民主党的斗争、揭露他们的改良主义欺骗,是现在争取工人阶级绝大多数的重要策略措施之一。此外,对左翼社会民主党的评价及策略上的差别,是共产国际同右倾分子和调和主义分子作斗争的中心问题之一。因此中央认为,有必要对这一条作出补充。  相似文献   
7.
1929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驻上海远东局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发生一场激烈的争论。起因是远东局在1929年10月作出的关于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次全会决议的决议中对中共中央的工作提出一些批评。认为中共经常偏离布尔什维克路线。在富农问题上和在工会工作中犯有右的错误。对广西军阀作出了错误的评价等等。对此,中共中央表示强烈不满。拒绝接受远东局的批评。指责远东局始终有右的倾向,在如何对待陈独秀问题上搞调和主义。要求远东局修改决议有关中共的部分。远东局不同意这样做。于是应中共的要求双方举行了三次联席会议。就一些问题展开了辩论.但始终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最后不得不决定各派一名代表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汇报。请共产国际裁决。有关这场争论始末的档案文件已于1999年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会合作编辑出版的&;lt;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gt;系列文件集第三卷中发表.这些文件对于研究共产国际和立三路线的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现译载于后。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远东局领导中国党的工作已经9个月了。在这9个月期间,远东局一方面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纠正了中国党的某个策略,确实为中国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它经常暴露出与共产国际路线不一致的观点和选择不正确的策略。中央不止一次地同它进行过认真的辩论,这之后,这些错误的东西,一些被抛弃了,对另一些错误,它默默地承认了中央的观点,但对其余的错误,它至今还没有作出最后结论。当时中国党中央认为,远东局观点上的一些错误,可能是偶然性的,不成熟的,也可能是由于不完全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才出现的,虽然同远东局就每个这样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争论,但是没有  相似文献   
9.
本文译自前苏联外交官魏列夏金所著,1999年莫斯科出版的《在旧中国与新中国——一位外交官的回忆》一书的第11章,题目为译者所加。本文作者长期在苏联驻华使领馆任职,1949年至1953年在苏联驻上海领事馆工作,1953年至1955年在苏联驻沈阳领事馆任总领事,1957年至1960年在苏联驻化大使馆任参赞,后又奉调回国,任苏联外交部远东一司副司长,负责中国事务,曾亲身经历了中苏关系的整个演变过程。本文虽仅仅是一家之言,但对研究中苏关系史却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一大参加者内曼-尼克尔斯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译者按:本文译自俄罗斯《远东问题》杂志2006年第4期,作者А.И.卡尔图诺娃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历史学博士、高级研究员,俄罗斯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自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以来,她一直注意收集和发掘中共一大参加者尼克尔斯基的档案资料,考查他的身份和革命活动,1989年曾发表《被遗忘的中共一大参加者》一文(载《远东问题》杂志1989年第2期).现在她又根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中央档案馆提供的材料写成此文,对尼克尔斯基的生平及其赴华前后的活动作了更详细的介绍.现全文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