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器铭与楚蔡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5年发现于安徽寿县的蔡侯墓,出土青铜器近500件,特别是这一铜器群中有四篇较长的铭文,除甬钟铭文因锈蚀严重,多数字迹不清,有待处理辨识外,其余三篇铭文比较完整,笔划基本清楚,可以通识.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早为学术界所共认,先后有不少考释文字的文章发表.在疑难的文字中,争论最大的,也是最关重要的文字是蔡侯的名字 字,各家所释多岐.因而关于蔡侯的年代和哪一代蔡侯也出现多种不同的看法;有平侯、悼侯、昭侯、成侯、声侯、元侯,以及平侯之器昭侯之墓等诸说.近年来,有关蔡侯名字的考释,见解已渐趋一致.裘锡圭、李家浩先生认为 字当  相似文献   
2.
寿县朱家集李三古堆大墓墓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寿县朱家集李三古堆大墓被盗出土的铜器群,是本世纪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也是楚文化研究之启端.由于它是王一级的大墓,且有数十件有铭铜器,所以至今在考古学上和楚文化研究方面仍未失去它的学术价值.中外有关学者,对这一铜器群也尚频频关注.该墓器物出土后,即有“墓葬”和“窖库”两说.1934年,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派李景聃、王湘两位研究人员赴寿县朱家集调查,于1936年发表《寿县楚墓调查报告》.《报告》否定了窖库说,为墓葬说提供了颇有说服力的依据.既是墓葬,墓主又是谁呢?在30年代,学者们多以器铭考释,认定墓主.如唐兰认为,器铭中的“楚王(今酉)肯”即考烈王熊元,“元、肯一声之转”;“楚王(今酉)(干心)”,即楚幽王熊悍.马衡亦主“(今酉)肯”为楚考烈王说.郭沫若则认为“(今酉)肯”、  相似文献   
3.
评《伟大的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马齐彬何仲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20位专家学者撰写的《伟大的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一书,是去年推出的众多有关抗日战争著作中颇具特色的一部。我们读了该书之后,感到它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4.
《文物》自1994年第2期起,就吉林扶余岱吉屯等处出土的瓷器先后刊出了不同意见的多篇文章。从双方的讨论看,至少有两点共识:1.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景德镇的产品;2.除带“至正年制”款的彩瓷碗外,其他各器都是民间窑场生产的普通日用器物。而争论的中心则在于对那些瓷器的断代。张英先生和扶余博物馆肯定它们是元瓷,并且坚持这个观点;另一方却否定这个判断,认为它们只是明代中期的产品。笔者认为后者更为接近事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镇江、句容先后发现几座五代、北宋时期的墓葬,出土了若干件瓷器,现择要介绍于下: 一、1975年3月镇江市何家门五代小砖室墓出土的青瓷器: 1、青瓷注子釉色青,微泛黄。球腹,丰肩,圈足,葫芦形盖,双带式柄,流口与注口相平。注子通体装饰着繁密的划花纹饰:注身以四组缠枝花卉团形图案与折枝朵花相联一周,注肩一圈卷叶纹,注颈周以云纹,注盖有云纹和羽状纹,注柄,注流都衬以叶纹。整个花纹图案细密协调,是一件精致的青瓷工艺品。注高20、口径4.9、底径7.9厘米。胎质呈灰白色,底有窑渣垫烧痕  相似文献   
6.
广西桂平博物馆藏东汉铜甑对于研究广西地区青铜器冶铸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器物长期保存于潮湿环境中,矿化严重、保存状况较差,亟须保护修复。本研究应用X射线影像观察、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研究了器物的铸造工艺、合金成分以及锈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该器物为整体铸造成形,器物铸造时使用了轮制技术、刮板造型工艺以及铸后刻纹的工艺,箅部范块制作过程是用器身模翻制器身范后脱模,将器身模的圈足部分切下,然后在圈足泥模上刻出箅部型腔。在此基础上,遵循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力求将传统的文物修复手段与现代修复理念相结合,通过除锈、修补等保护修复措施后,不但提高了器物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达到了可以展陈,发掘文物潜在价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许绢惠 《敦煌学辑刊》2007,73(4):137-153
<金刚经>信仰在中国由来已久,自五世纪鸠摩罗什在中土翻译以后,该经的思想便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本文将以敦煌莫高窟为区域范围探讨<金刚经>信仰世俗化的过程.敦煌莫高窟有关<金刚经>的部分,除了大量的写经外,尚有十七铺金刚经变、<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经文>及<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本文则以<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经文>及<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为讨论重心.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八大刚刚结束,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提出并全面阐述了中国梦这一概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核心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几十年来,中国已走上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道路。自2006年起,中国更加重视促进社会发展,按"以人为本"的目标建设和谐、公平、文明的现代化社会,强调"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方向,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有改革开放成果,建设健康稳定的社会。在实现这一社会发展目标当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对实现中国梦也有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播州之称始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由郎州易名而来,属黔中道的经制州(正州)。大历五年(770年),泸州僚族(今仡佬族先民)首领罗荣占据播州,开始对播州这块土地实行世袭统治,播州成为唐代"羁靡州"之一。唐乾符三年(876年),僚族杨氏先祖杨端自四川南部入播州,建立了杨氏在播州的统治,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世袭统治播州长达725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杨邦宪降元,置播州安抚司,开启了播州的土司统治。至元十八年(1281年)升宣慰使。明洪武五年(1372年)杨铿降明,受宣慰使职,播州宣慰司归四川布政使司管辖。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前后,杨应龙为对抗朝廷,大规模重修海龙屯。海龙屯在13世纪成为四川(明代早期属贵州)地区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与播州宣慰司治所穆家川土司城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中心,于1596~1600年集中重建。播州宣慰司辖川、黔、湖广交界要地,势力强大,属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军发动"平播之役",海龙屯毁于战火。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土司改土归流,播州一分为二,设遵义军民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