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艳丽 《神州》2012,(18):166-16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策种事物感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同样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把思维、记忆、注意力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而在这一状态下学习,就能达成亭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英语,尤其是新课程英语更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及场景的灵活运用。如果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根本不可能开展教学,更谈不上教学效果了。  相似文献   
2.
<正>历史记录的是过去发生的事,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思考过程。史料思辨性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分析和思辨历史史料,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历史逻辑思维和理性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应对未来的挑战。一、理论依据:历史教学的理性转向叶小兵表示,分析探究历史事件并获得历史思维的过程就是历史教学。赵亚夫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经过30余年的外交斡旋和军事征服,古巴比伦国王汉穆腊比于公元前1755年重建了两河流域的统一王权,结束了该地区200余年的政治分裂局面。而文化传统、习俗和法律的多样性,宗教信仰的复杂性,以及公民的身份认同等问题,对新兴的巴比伦帝国的治理提出了挑战。《汉穆腊比法典》、铭文和书信等出土文献表明,他承继了两河流域原有的国家治理传统,以“王权神授”的理念宣扬其统治的合法性,在建立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法治精神的指导下,以法确立和维护巴比伦的社会秩序,保护其臣民的财产权利和生命安全。汉穆腊比以法治国的理念和举措,为考察古代两河流域国家的治理理念和传统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