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937年8月11日,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经国民政府批准成立。为保存民族元气,保持持久抗战实力,上海工商业者誓不以厂资敌,打算尽快将上海重要工厂迁到后方去。大批工厂纷纷响应。在接踵而至的“八·一三”连天炮火下,至中国军队撤离上海的近百天中,上海有152家工厂,迁出了机器器材14600余吨,技工2500余人。  相似文献   
2.
陈正卿 《世纪》2022,(2):74-78
<正>1937年11月,刘晓由中央派遣从延安重返上海不久,就出任了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担负起领导上海和江浙的城市地下工作及敌后抗日斗争重担。1940年春夏,日汪汉奸政权登场,抗日形势愈发严峻,刘晓提议设立江苏省委情报工作委员会(简称情报委),由张承宗任书记,史永等任委员,加强展开对敌情报斗争。史永,又名沙文威,沙文汉胞弟,1925年参加革命,1934年入党参加特科。当时由重庆潜来上海,  相似文献   
3.
一、和议前西南各方利益要求及斗争焦点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孙中山领导了第一次护法运动。当时,桂滇军阀也混迹其间,但实际时时准备妥协。桂系篡夺军政府后,北方直皖争斗加剧,徐世昌因高唱“和平”坐收渔利,窃取了大总统职位宣布停战。同时,英美等国为重新瓜分在华利益,也“劝导”南北双方“言和”。所以,南北“主战派”代表孙中山,段祺瑞只得默认已成之局,议定1919年2月20日在上海正式召开和会。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与徐绍桢——兼谈孙中山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卿 《民国档案》2007,(4):112-116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核心人物,徐绍桢被他誉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于辛亥后历任广东革命政权要职。孙徐二人具有截然不同的社会经历和文化背景。考察他们由不同背景、理念而形成的主从关系,对研究孙中山集团的形成,以及孙对儒家文化的包容、吸纳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肩负重任,保卫新生的大上海上海战役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叫胡均鹤的,在1949年的4月底5月初到了丹阳。这个人是个多面人,他曾是中共的叛徒、国民党的特务,抗战中又随李士群当了汪伪“76”号特工总部的二处处长,但他和潘汉年也有联系,为我们也做过一些事。他刚到时,扬帆是把他交给何荦管理的,何那时是内勤科长。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一年六月,北洋政府派朱启钤、吴鼎昌等赴法,企图以印花税等作抵押,谋求秘密借款。事为旅法华人进步团体获悉,即在巴黎组织旅法工商学各界拒款联合大会,进行抵制;并通电国内,对北洋政府这一丧权卖国行为予以揭露。本组史料,是当时拒款大会散发的公告、传单,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旅法各界人士为反对中法秘密借款进行的爱国斗争,对研究旅法勤工俭学运动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选编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7.
试析台湾“二·二八”起义前的四大经济矛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四十周年。这次起义是国民党当局于接收台湾后对台湾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所造成的。本文根据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部分档案资料,对这次起义前的台湾经济四大矛盾试加评述,说明“二·二八”起义的必然性。一、战后台湾、大陆两种不同经济体制的矛盾台湾自甲午沦入日本统治,至抗战胜利前已形成高度殖民化的经济体制。其特点有三: 1、台湾工矿交通各业生产命脉,都已被日本资本所垄断。即以1943年为例,全省工业总产值共700,070,000台元,但占总额53.8%以上的制糖业产值408,510,000台元即为日资日糖兴业、台湾制糖、盐水湾制糖、明治制糖四家株式会社所有。其次电力、化工、冶糖各业,即以矿业为例分析,全省金、铜、铁、煤、石油等矿区总面积共493,318,565坪,其中日籍矿区占183,667,389坪,比台籍矿区约多7,000,000坪,余下近2亿坪的日台合营矿区,  相似文献   
8.
何世桢曾是五四时期的上海及全国的学联会长。以后长期追随孙中山,是孙亲自指定的国民党一大代表,认识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等中共领导人。1927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候补执委、司法部次长、上海地方临时法院院长等要职,是为胡汉民倚重的西南执行部要人之一。抗战之前,他在上海江  相似文献   
9.
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占领区实行的“毒化”政策,这一严重罪行当年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就已得到确认。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学者对它在东北、华北等地区的这一活动作了研究揭露,并都分别强调了它于贯彻时采取的“以华制华”的手段,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然而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