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湖北省大冶市香炉山遗址采集的20个炉渣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检测,发现了炼制锑青铜、锡铅青铜、生铁的炉渣。重点对锡铅青铜的冶炼流程进行了推断,认为该遗址首先使用伴生有铅镍砷等元素的铜矿石进行还原冶炼,再添加锡料生产以锡铅为主要合金元素并含有镍砷的青铜,先后排出不含锡和含锡的两种高铁型炉渣。香炉山遗址出现的青铜生产证据,预示着大冶地区可能存在着相当规模的有别于中原的早期青铜产业,对探讨鄂东南地区早期冶金技术与当地文明的演进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湖北随州市叶家山西周墓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叶家山西周墓地共发现墓葬65座和马坑1座。出土铜器、陶器、原始瓷器和玉器等遗物700余件套,其中部分铜器上有"曾"、"侯"、"曾侯"和"曾侯谏"等铭文。据器物形制和铜器铭文,该墓地是西周早期曾侯的家族墓地。这对研究汉东西周早期曾鄂、曾楚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上半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随州市博物馆对叶家山西周墓地进行了发掘。目前已发掘墓葬63座、马坑1座,出土铜器、陶器、原始瓷器、漆器、玉石器等共739件(套),其中铜器325件(套),部分铜器铸有铭文,有的铜器上铭曾侯或曾侯谏。此次报道的M1、M2、M27是墓地中的较大型墓,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且3座墓均出土了成组的铜礼器。根据随葬器物和铜器铭文判断,此墓地为西周早期曾侯家族墓地。M1的年代大体在西周成王或康王时期,墓主可能是师;M2的年代大体在康昭之世,墓主可能是曾侯谏的媿姓妻子;M27的年代似应在昭王晚期或昭穆之际,墓主可能是白生或其夫人。此墓地的发现为研究西周及曾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商王对南土方国征伐简论彭明瀚,陈树祥商革夏命而有天下,商汤平定海内,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为了巩固统治、开拓疆域,掠夺邻国财富,商王朝经常与周边各方国兵戎相见。我们拟在本文中着重探讨一下商王朝与分布在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邵阳湖平原上的南土诸方国之间的战...  相似文献   
5.
湖北随州叶家山新出西周曾国铜器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的一批有铭铜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根据考古材料对主要铜器铭文进行了释读,进而讨论西周早期曾国的政治中心及曾与鄂的问题,认为西周早期曾国的政治中心应在今漂水下游南岸的庙台子遗址;西周早期曾与鄂两国一度同时并存于汉东地区,曾国主要地望应在漂水下游以东区域,而鄂国则应在其西约25公里的溠水流域。  相似文献   
6.
卢家垴冶炼遗址位于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西边的株林村一座矮丘上,2012年11月首次对遗址北部暴露的一处冶炼炉子等进行了抢救发掘,发现了一批汉代、晚唐至宋代、明清时期遗存,尤其是发现的汉代冶炼炉及工作场地、工棚等辅助设施弥足珍贵,这为研究铜绿山古代冶炼发展水平和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7.
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经济开发区淅河镇蒋寨村八组,南距已发掘的西花园及庙台子遗址约1公里。墓地处在一南北走向的椭圆形岗地上,岗地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40000平方米,岗地高出周围农田约8米。一条由北而来的漂河自墓地的东北部环绕墓地北部  相似文献   
8.
霍山遗址位于竹山县城东南约1.5公里的霍山西北坡上的霍山小学校内,在堵河与霍河相交右岸的二级台地,因遗址所处地势高于堵河河床20米,当地俗称霍山.遗址东面为房(县)竹(溪)公路,东南为莲花村居民区,南有通向竹山洪坪乡的公路,西、北分别紧邻霍河、堵河和霍山村,并与竹溪县城隔堵河相望.遗址原有面积近5000平方米,地层堆积厚0.5~2米.1973年霍山学校扩建运动场发现遗址,此后,数家单位多次在遗址上基建取土发现大批石器和陶片,湖北省博物馆、十堰市博物馆曾多次派员到现场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9.
大冶市金牛镇历史悠久,以鄂王城为中心的周边地带,保存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2013年12月以来,为编制鄂王城址及周边古遗存保护规划提供文物资料依据,在方圆30平方公里范围内调查了一批重要的遗址,其中香炉山遗址不仅面积大、保存好,而且文化内涵与冶炼遗物十分丰富,显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时期鄂东南浓郁地方文化及多样的冶炼技术,这对研究该区域古代文化和矿冶文明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详细介绍了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新揭露5座长条形炉(窑)的形制、辅助遗迹和出土遗物,并与以往发现的冶炼炉、烧制陶瓷器的“龙窑”进行对比,确定其为明代铜绿山硫化铜矿石火法脱硫的焙烧炉。同时,对5座焙烧炉的朝向与自然环境关系、生产规模、相对年代、以及明朝铜绿山铜矿业萧条原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