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文胜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6):85-92,127,128
1950年5~11月,以反对战争、缩减军备、禁止核武器为内容的和平签名运动在中国全面展开。这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人民福祉与世界和平事业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北京市在这场运动中具有典型性,随着当时国内外形势尤其是朝鲜局势的变化,5月中旬至6月底为运动的发起阶段,7月至8月中旬为运动的深入阶段,8月中旬至11月为运动的扩大阶段。这场运动不仅为抗美援朝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而且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详说"黄克功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胜 《百年潮》2009,(1):44-48
1937年10月,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生了一起震惊陕甘宁边区、影响波及全中国的重大案件.时任红军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第六队队长的黄克功,因逼婚未遂,在延河畔枪杀了陕北公学学员刘茜,由一个革命的功臣堕落为杀人犯.此事发生后,在边区内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在国统区,国民党的喉舌<中央日报>则将其作为"桃色事件"大肆渲染,攻击和污蔑边区政府"封建割据"、"无法无天"、"蹂躏人权".这些叫嚣,一时混淆了视听,引起了部分不明真相人士的猜疑和不满.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边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召开会议,经过慎重讨论,决定将黄克功处以死刑.这件事被称为"黄克功事件".  相似文献   
3.
李昌平提出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使“三农问题”的概念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定义,成为了三农学界划时代标志,由下而上地唤醒了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良知,成为了整个三农学界的发动机。三农研究成果很多,但很少有人认同这些研究成果,公众得不到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益,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成“纸上三农”的尴尬。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应该是发现规律,而绝非创造规律;其学术的天然职责是解读社会,而绝非设计生活。只有学术的话语权不为学界的少数人所垄断,只有学术不成为少数学者的专利,学术才能真正成为集中全民族全社会智慧的武器,才能回归学术的神圣地位,才能为我们民族的复兴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