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尼姑闲谭     
正作为旧时"三姑六婆"之一的尼姑,无论是在古小说中,还是在戏曲舞台上,不乏她们的身影与形象。我对尼姑的了解,实可追溯到在家乡的儿童时代。犹忆儿时生活在故乡越地的一个小镇,濒河而居,河岸对面就有一座尼姑庵,乡里人通常称之为"庵堂"。尽管横扫"四旧"之余,泥塑菩萨像或被拆毁,或被杂乱堆置一室,尼姑大多还俗,庵堂也已改作他用,面目全非,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听说庵堂这一称谓,且对庵堂中的尼姑有了好奇之心。在越剧的传统剧目中,有一出《庵堂认母》,故事出自《玉蜻蜓》中  相似文献   
2.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恢复汉唐衣冠文物制度,号称"胡风"一洗殆尽。其实并不尽然。无论是明代的制度建设,还是明朝人的日常生活,无不受到蒙元遗俗的影响,风俗确乎存在着因袭难变的一面。风俗因袭难变的面相,转而又可证明"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并非存在着统一性,且各民族之间的物质与文化交流,存在着一种双向交融的倾向。至于"崖山之后再无中华"之说,仅仅说对了一半,即崖山之后的华夏文化,已经不再如同宋代以前的华夏文化,但并不证明崖山之后中华文化已经沦丧殆尽,而是变成了一种经历蒙、汉乃至满、汉融合之后的华夏文化。  相似文献   
3.
明末儒家伦理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并陷入了困境 ,诸如对“五伦”关系的前后顺序进行重新排列 ,夫妇、朋友二伦置于五伦之首 ;对君臣关系的新评价 ;相对主义孝道观的普及 ;对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批评。明末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批评传统儒家伦理的时代 ,是近代文化与“五四”新文化的文化源头  相似文献   
4.
皇帝是整个封建统治集团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意志是统治阶级的最高意忐。从知识结构、信仰崇尚以及行为特征诸方面来看,明代的皇帝,从开国君主朱元璋,到亡国之君朱由检,既有其共同点,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明太祖的勤政俭朴,武宗的淫佚好武,世宗的崇尚焚修,熹宗的荒诞不经。由于明代诸帝的性格各异,更由于他们所采取的文化政策的不一,使明代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本文试图将明代皇帝作为一个群体,就他们的文化成就以及与明代文化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说“妖”:明代中晚期社会与文化的异动及其妖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晚期,是一个极具变化的时代,社会与文化呈现出诸多转向的迹象。面对如此巨大变动的挑战,势必引发生活在这一时代知识人的回应,甚至不乏惊诧之感,将诸如此类的变动视为家庭的不祥之相和社会的"大怪"。在正统人士看来,明代中晚期堪称"妖魔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妖人"辈出,"妖言"四起,"妖物"勃兴,"妖事"频出,却又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明社会与文化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7.
晚明生员的弃巾之风及其山人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代的生员,自万历以后,以各种原因而放弃生员资格与身分,甘愿成为布衣渐成风气。探其原因,有不堪迎谒官员困苦而援例侍养、告免,有一时负气或不满现状,也有为尽士节,不一而足,更多的是屡试不第。晚明生员弃巾后,生计即成问题,因而弃巾后生员的社会动向,或经商,或学仙,或为僧,或放意林泉等,在所有这些社会动向中,成为山人最为普遍,反映了晚明士人的一些社会性动向。  相似文献   
8.
明代的儒学生员具有双重身分。一方面,生员是正式在政府注册,并由政府官员提调、学官课业的官学生;另一方面,生员又是一种“科名”。从生员到进士,犹如科名阶梯,而生员仅仅是科举考试各级阶梯中最初的一级有关明代生员。生员是地方乡绅的一部分,而乡绅的产生、延续,主要依靠科举制度与学校制度。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适当的总结是必要的,但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须给以深入的讨论,一是士与仕,即士的理想化人格,以及科举的客观现实导致士行、士习的堕落;二是青衿与缙绅,即生员与在乡士大夫的关系;三是生员在地域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地位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隐语,说白了就是行话。从官场、科场,到市井各行,乃至于江湖,都有流行于圈子内的行话,大多不为外人所知晓,有时甚至带有黑话的性质,又当属于江湖切口。一个人若是凭借着自己所掌握的隐语或歇后语,专门用来欺骗他人,这在清代安徽当涂县的方言中也有专门的称呼,称为"打坎子"。明清两代的江南,乡民言谈,时有"来三"之语。虽说这是常语,当地人耳熟能详,且知其用义,但实在不晓源出何典。又明代小说《金瓶梅》中,也涉及不少隐语。其流行的注本  相似文献   
10.
追溯中国思想史的源头,儒家传统讲究"内圣外王"。社会史的演变历程更是证明,小人多才、君子无才亦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德与才很难合一。德才之辨,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古老命题。尽管明代的士大夫仍然承袭宋儒之论,倡导重德轻才,且就明代士大夫的行为而言,亦不乏德才两分的现象,但至少有如下两大转向值得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即从重德轻才向重才轻德的转变,以及从重才轻德向德才合一的转变。随之而来者,则是儒家"内圣外王"之说的复兴,以及理学向原始儒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