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二、“四桥一路”等道路的建设 解放前,郑州只是一个3万多人口的小县城。自1954年成为河南省省会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郑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迅猛。然而伴随着人口和车辆的急剧增加,对城市的交通建设和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四、郑州市的“拆墙透绿”工程 所谓“拆墙透绿”,就是把市区各单位的临街围墙改成透空的栏杆,让单位院子里面花草树木的绿色透出来。实际上,这是我自己创造的一个新名词。  相似文献   
3.
和“退路进店”、“拆墙透绿”一样,“两个免费”(即公园免费开放、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也是当年郑州市影响比较大的事情。现将“两个免费”政策的出台过程忆述于下,与郑州市民共勉。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退路进店”?如今多数郑州人恐怕不是很清楚。然而,这项工程留给1997年前后郑州市居民的印象,可以说是深刻的,因为这是当年郑州市治理占道经营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六、郑州日产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但郑州的经济发展还停留在计划为主、国有为主的状态,马路市场就算个体私营经济了。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中国从此不再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逐步明晰,全国上下开始一心一意谋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从1992年任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到2003年离开市长岗位,在郑州市工作了12个年头。这其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的时期,也是郑州市发展变化特别大的时期。我与市人民政府领导班子的同志们共同决策、实施的一些事情,在老百姓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