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绪论。首先要说明的是,本稿选取的约120种研究明初至19世纪上半叶(鸦片战争前后)的论著中,有关中国与其他地区关系的研究成果占到半数以上。这种潮流的出现,很可能是受到“东亚海域交流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东京大学“特定领域研究”)、“东亚文化交涉学”(关西大学“全球化COE”)等大型研究计划的影响,但仅此也并不足以阐明其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组织撰写的《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全面而系统地反映该家族的历史和现实,生动地记述了其族人在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与建树。这在全国尚属首次。该书共分10册,每册为一独立内容:①《家族全史》,详述家族600余年兴衰史;②《...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的“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风 《安徽史学》2015,(4):5-12
很早以来,中国人就通过订立契约来处理各种社会经济关系,契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分析了中国古代契约形制与语言的变化,说明了这种变化的社会背景;讨论了契约的发现与契约的研究史,提出利用古文书学的方法,对于契约展开长时段、跨地域的比较研究,将会是今后中国古代契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前言。本文主要选取了明初到太平天国之乱发生前夜明清中国的直省及东南海域历史研究情况,同时介绍明清两朝的对外关系以及清朝入关以前的后金——清朝的历史。还有一些论文,实际上也是相关研究的延续,笔者一并加以讨论。至于努儿哈赤、皇太极时期以外的满洲及清代外藩的研究情况,可以参照“内陆亚洲”部分。此外,对于专著,另有专评,本文一般不再介绍。关于本文的执笔方针,可以参照文末结语。  相似文献   
5.
2002至2004年这三年间,对于徽学研究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多部研究专著相继问世,史料的发掘与整理也不断扩大,一些传统的研究领域继续深化,而徽学研究也开始出现新的研究动向。一、重要的学术专著2002年2月,多年来从事徽学研究的日本学者中岛乐章的著作《明代乡村的纷争和秩序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徽州妇女在土地买卖中的权利与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存数以十万计的徽州文书中包含了大量有关妇女的户口登记、婚姻家庭、财产买卖、家产分割、司法诉讼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这些实证性的资料与其它史料相结合 ,可以在许多方面对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地位的探讨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依靠大量土地买卖文书分析明清时代徽州妇女在土地交易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时社会的礼法观念与民间实际生活的结合程度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1998、1999年,徽学研究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98年国际徽学研讨会”召开之后,一些专门的徽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一些大规模的徽学研究计划相继启动,徽学研究的国内外交流也日益扩大。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徽学研究的发展。一、徽学研究机构的建立。1999年4月18日,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成立。这个研究中心是安徽大学为了适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徽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在原来隶属于安徽大学历史系的“徽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该中心为跨系科实体性研究机构,下设徽州文献研究室、徽州社会与文化研究室、徽商研究室、黄山经济…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教授伍跃的日文新著《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一书由京都大学出版会出版,成为这一领域最新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该书共十章(包括序章与终章),40余万字。作者利用了各类文献与档案资料,一方面从制度史的角度探讨了利用捐纳取得入仕与铨选的资格、取消或减轻处分、升官晋级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明清时期的人们对捐纳的观察和利用,研究捐纳作为社会流动工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以鸦片战争以前的明清史研究成果为主要对象,以论文为主。关于单行著作,介绍不多,可以参照专门的书评。另外,有关研究动向、史料介绍以及译注、调查报告等,限于篇幅,也只能全部割爱。  相似文献   
10.
阿风 《安徽史学》2018,(4):16-25
明代史料中经常出现的"白牌"是指白色的木质"信牌",其作为一种官文书,广泛用于催督公事、拘提人犯、传递政令,同时也是使用驿递的凭证。明代中后期,随着纸牌、信票及火牌、火票的广泛使用,"白牌"的使用范围逐渐减少。入清代以后,"白牌"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行政事务中,"白牌"被纸质的信票、宪牌取代;在驿递中,"白牌"被"火牌(票)"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