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牛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伙伴之一,肉、奶可食,皮可保暖,角、骨可制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曾发现18000年前的牛骨化石,最晚到7000年前黄河、长江流域已经畜养驯化后的黄牛、长江流域已经畜养驯化后的黄牛、水牛。牛是中国上古时期祭祀的主要牺牲,农业社会犁耕、运载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财富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民间美术中兔子的艺术形象,可远溯至上古信仰、祭祀、食兔等礼仪和民俗。汉代画像石上丰富的兔纹饰和日月星辰崇拜,共同织就了早期的兔文化母题。梳理历代文物和民间美术中遗存的兔形象及文化内涵,是理解和弘扬生肖兔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阮富春 《文物天地》2021,(4):118-127
17世纪玻璃镜传入中国以前[1],铜镜是古人照容的主要工具,这类寻常日用之物最难传世,民间流通的明以前传世铜镜数量有限。铜镜的收藏历史可追溯至汉代,系统收藏的形成则晚至宋徽宗时期,《宣和博古图》收录铜镜113面,开启了宫廷鉴藏铜镜之始。明中期,古镜成为文人雅玩不可或缺之物,且形成了以文人审美为主流的品评标准[2]。清代乾隆朝承续北宋铜镜鉴藏余韵编撰的《西清古鉴》,是中国历史上的首部铜镜鉴藏专书。20世纪铜镜的研究与收藏“两头热中间冷”,民国时期和90年代参与者众,90年代后期随着文物拍卖在中国大陆兴起,铜镜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知,成为一个收藏门类。  相似文献   
4.
阮富春 《文物天地》2021,(3):113-12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艺术品拍卖交易顺利举办已属不易,既盈利又保持品牌形象和信誉,更是一大挑战。2020年,纽约、伦敦、巴黎等欧美主要城市的艺术活动停摆,古董店、画廊大面积关停,拍卖行多靠线上支撑。中国境内的市场秩序6月以后渐次恢复,拍卖、艺博会、文物商店开门迎客。  相似文献   
5.
阮富春 《文物天地》2020,(1):114-123
香港2019年秋拍在10至11月举行,苏富比、嘉德、保利、邦瀚斯、佳士得等公司积极参与,体现了高度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也体现出了市场经济时代商业文明的力量与前景。香港秋拍能顺利举办已难能可贵,有拍卖从业者表示"50%的客户望而却步"。不过,数据没有那么糟糕,苏富比收获33.41亿港币,佳士得是26.3亿港币,与2018年秋拍相比均有下降。[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