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锦梅 《中国土族》2017,(1):31-32
早起驱车疾行,一路向西.头依然昏昏沉沉的,胃也开始翻江倒海.我也像一尾洄游的母鱼,挣扎在西行的路上.一路走走停停,12点终于到达刚察县城的观鱼台:湟鱼家园. 6月的刚察草原,完全还是早春的模样.但恰恰是这个看似风平浪静的外衣下,汹涌着生命的暗潮.  相似文献   
3.
王炫力 《神州》2014,(15):258-258
残疾人是就业弱势群体的典型代表,帮助就业弱势群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应该做的,也是维护社会就业稳定的基础。帮助就业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不平衡、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量的失业人员涌现,更多高校毕业生融入劳动力市场。在这种大环境下,残疾人就业弱势群体具有的就业竞争力凸显缺失,收到职业技能教育程度较低,根本无法在社会中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相似文献   
4.
马力 《黑龙江史志》2014,(10):40-41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下,以笔者所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建立"龙江老字号数据库"为例,探讨图书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馆藏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用银作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将白银按一定形状和重量铸造成的块状物,通常称之为银锭。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赋税均征收白银,政府支出及民问各地相互问的交易,也以银为主要货币,因此对银两的需用量很大。清代银锭是在清政府大力提倡“用银为本、用钱为末”的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清代银锭按其大小,可分为大锭(五十两)、中锭(十两)、小锭(五两以下)及碎银4种。清代银锭流通广泛,各省自行铸造,商民也可委托各地银炉自由铸造。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形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如山东、山西、安徽等地多为船形(形似倒扣的马蹄),江西、甘肃、贵州等地多为方形,四川多为椭圆形,广东、广西主要铸行砝码形银锭,河南和宁夏等多铸行腰形银锭,牌坊锭(马鞍形)则是云南公估银的标准器形。由于清代银锭的广泛流通和分散铸造,致使清代银锭各种造型并存。但清代的五十两大锭,器形一般只有船形和方形两种。人们通常见到的多是两头翘起的船形元宝,习惯上即将其称作银元宝。笔者现介绍一枚清代安徽太湖县铸造的五十两银锭,与同好共赏。  相似文献   
6.
陶治政  陶治力 《安徽钱币》2006,(4):27-27,F0002,I0001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3月3日,大总统批准了财政部所拟造币厂章程,其中提到“暂设总厂于南京;设分厂于武昌、广州、成都、云南四处。”3月9日,财政总长陈锦涛呈文大总统,建议鼓铸1000万元大总统像纪念银币。孙中山令财政部文,同意鼓铸,并令财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厂依式鼓铸。  相似文献   
7.
锦鸿 《羊城今古》2004,(2):21-21
本刊今年1期刊发了宋代著名学者周敦颐作的《汝南周氏宗谱》序,系周氏后人提供的抄件。刊发时尽量保持抄件原文,不作凭空揣测的改动,以便让读者和知情者指谬更正。此文发出后不久,先有戴国雄先生,继有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室粱守中先生亲临本刊编辑部及来电致意。对该序文的内容和处理提出了宝  相似文献   
8.
五河县金岗古墓群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岗古墓群已清理的均为中小型砖室墓,平面可分长方形、刀字形、甲字形三种,其时代当在东汉中晚期。  相似文献   
9.
锦鸿 《羊城今古》2002,(2):25-26
按《史记》、《汉书》未记陆贾筑城以待赵佗事,唐刘恂《岭表录异》但记越王冈、越台井、朝汉台而未记陆贾城(泥城);至清人张渠《粤东闻见录》及陈徽言《南越游记》,亦均未记陆贾城。正史言简意赅,或不赘疣,或有所隐。后世立言者虽或有所稗闻,然亦多谨慎,莫敢增益。殆至屈翁山著《广东新语》,每有记前人所未记,言  相似文献   
10.
辽代边墙考     
在今日呼伦贝尔草原北部地区有一道边墙 ,起自内蒙额右旗上库力村附近 ,经俄国后贝加尔、内蒙满洲里市、新巴尔虎右旗入蒙古人民共和国 ,全长 70 0余公里。以往学者大多认为为金代所修。作者经过多次踏查 ,结合有关文献记载 ,认为该边墙系辽代统治阶级为防止乌古、敌烈、黑车子室韦等族的侵扰而修的一道边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