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维新志士与近代报刊发展郭常英戊戌维新距今整整100年了,这场政治改革及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和过客,然而,他们为时代及后人留下了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报刊业在当时的发展,就是维新者遗产中珍贵的一份。报刊是传播文化、沟通思想、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2.
正稀见文献对于史学研究的意义日益凸显,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重点。对于稀见文献的样态及传播途径的探讨,有助于对民间稀见文献的掌握。笔者近年着力于民间义演文献的挖掘,不断拓展视野、促进新思考。义演是一种通过演艺方式收取捐赠,用于特定目的的社会活动,清末民初逐步在各地兴起,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吸收了近代西方慈善思想的某些元素,并借用了经营性演艺吸纳戏资的方式。义演的形式及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演变,其文献载体和传播渠道也与时俱进发生相应变化。下面以义演文献为例,探讨稀见文献载体及其与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
郭常英 《史学月刊》2004,(5):113-117
2003年底在浙江湖州召开的“中国江南市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们提交的论涉及市镇研究的多个层面,有宏观研究,也有中观、微观研究,有关注经济的,还有关注社会的,展示了近一时期我国江南市镇研究的最新成果。但目前市镇研究有很多空白点,大有章可做,有待学们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的"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编辑部、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安徽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十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中的民族主义话语、现代化理论、沦陷区民众生活实态、民众心理、研究方法、实证调查、影像资料、抗战社会史、社会文化史等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本组笔谈均选自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民族工作理论述评郭常英周恩来是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组织制定者和领导实施者,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总结和概括出一系列有关民族工作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仅在正确解决我国民族工作问题上发挥了积极而...  相似文献   
6.
严复在近代中国面临西方列强弱肉强食竞争的形势下,力图运用近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中西社会的重大差异进行深刻对比,起到了从接近于真正科学、民主思想的意义上,否定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宣传救亡富民强国道理的巨大启蒙作用。在对比过程中,他以反传统、倡新学的精神,将一批崭新的近代思想文化成果贡献给国人,更具有解放思想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威海举办的“晚清时期英国在华租借地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以香港、威海两地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问题为主题,对近代英国在华租借地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和讨论,丰富了晚清时期英国在华租借地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他在19世纪70年代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生急剧转化的时期,面对民族危机的严重和清朝统治的腐败,悉心研究西方富国强兵之道,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变法改良主张,其中关于选人、育人、用人的人才思想,以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国色彩,在他所探求的救国方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郭常英 《史学月刊》2006,(11):107-109,114
我国的慈善事业目前尚不发达,慈善史研究也较为薄弱。《中国慈善简史》一书为推动慈善史研究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重视慈善历史的研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关注我国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史学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郭常英 《史学月刊》2008,(1):128-130
李叔同(1880~1942)是中国近代学堂乐歌代表性的引导者和实践者,为中国新音乐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综观他在创作学堂乐歌中审美取向的演变和作品表现形式的选择,日本学校唱歌对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