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日两国在实行地方自治前,都存在着一定的“自治传统。”这种传统在日本日村落共同体,在中国日宗族自治、乡绅自治。但是虽然同为“自治”,实际上有着很大差别。这种差别也可谓是导致两国实行近代地方自治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中日“自治传统”在地方公选议会、地方公共财政的运营和地方公共团体法人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中日“自治传统”具有的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1889年的明治宪法是一部以天皇大权为中心的专制宪法,议会的权限有限,但是由于它被赋予了重要的预算审议权等财政权限,促使战前日本天皇制的政治体制中竞产生了政党政治。那么,宪法的缔造者——伊藤博文为什么会把这么重要的权力赋予议会?有学者认为,伊藤博文等人对“宪政及各类政体的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是重要原因。而本文则通过对近世以来日本地方上存在的租税协议惯行、明治维新后地方民会和府县会的预算审议权以及宪法发布前政府及民党的宪法草案内容等进行分析,认为议会拥有预算审议权等财政权限已是当时普遍的基本的认识,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伊藤博文不可能逆社会潮流而动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稻盛和夫是当代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更是绝少的主张以哲学来进行经营的企业家,他将自己的经营实践所得总结为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使人们读后无不深受启迪。我读过他的著作之后,尤对稻盛独特的以劳动为一种人生的修行观点所感喟,从中我看到了稻盛经营哲学产生的最本源的动机——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三醉人经纶问答》中的民族民主思想郭冬梅中江兆民(1847~1901)是日本近代杰出的哲学家、倡导自由民权的社会活动家和理论家。他一生孜孜不倦,译书著述,为传播资产阶级的自由民权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对西方思想并非照抄照搬,而是深深立足于本国的现...  相似文献   
5.
关于明治宪法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冬梅 《日本学论坛》2000,(1):47-52,56
关于明治宪法,迄今为止,在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仍存在着许多疑点。传统观点认为,明治宪法只不过是“表面的立宪”,其实质是君主专制主义。近年来,开始着力发掘明治宪法中的立宪因素,强调明治宪法具有专制与立宪二重性的观点也正在抬头。我认为,要认识明治宪法,不仅有必要纵向地考察明治宪法的制定过程,更有必要横向地将其同当时欧美各国主要是君主立宪国的宪法进行比较,尤其是对于最能体现宪法本质的议会权限与地位进行比较,才能为明治宪法作出较合理的定位。一制定一部近代宪法,建立西方议会制度,是明治时代有识者的共同向往。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自治指导部的成立,橘朴以其顾问的身份,积极主张“满洲”建立“新国家”,并提出了“分权自治”的国家构想.作为日本近代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家,橘朴以中国社会存在着极强的自治传统认知为基础,主张利用中国的家族、行会等传统自治组织的同时,在自治指导部的指导下,实现所谓的“人民生活的保障”,建立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依附于日本的“满洲新国家”.橘朴的“满洲新国家”自治构想,支持了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  相似文献   
7.
郭冬梅  张新霞 《沧桑》2009,(2):137-138
优秀的妇女传统道德观通过现代转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现代示范意义,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从而似其独特的感染力影响着我国妇女的世界观和道德观。  相似文献   
8.
近代日本地方自治的成立,传统的“自治因素”——村落共同体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一同近代地方自治相矛盾的事物,并没有因完成其使命而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仍然对近代日本的地方自治起到补充的作用。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战前日本近代化的急速性和偏向性。由此也看到,日本传统的村落文化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大正民主,亦称大正德谟克拉西,它是对资本主义走向成熟的大正时代,资产阶级民主派要求建立政党政治和实现普选,反对专制主义统治和扩军备战的军国主义统治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和思潮的总称。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斗争中号召新中间阶层为主导,广大工农民众为主体的广...  相似文献   
10.
伪满洲国成立初期,县成为日本侵略者统治的重点,鼓吹实行县的"自治"。对于县级地方财政,通过建立以日本人为主体的税务监督署,牢牢控制了地方征税机关。在进行国税与地方税分离的同时,进行税制整理,并建立预算决算制度,通过改变旧军阀的"包办"财政,实现对县级地方财政的掌控。1935年《地方税法》发布,初步理顺了地方财政。1936年省地方费设立,蚕食了县市的财源,使本来便脆弱不堪的县级地方财政受到沉重打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伪满洲国亦建立战时体制,为此迫切要求县市实现财政自立,1940年再次对县级财政进行改革。日本侵略者通过对县级地方财政的掌控,实现了对中国东北地方的侵略和掠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