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台湾地区的开发与行政制置是由经济移民开始,进而建府立县,其演化具有和平的和包融的特点。蛤仔难从经济移民到宜兰厅、宜兰县的建制便是台湾疆土开发和治理过程的缩影,为认知今日台湾提供了历史的和现实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郑寿岩 《福建文史》2001,(1):51-55,29
林昌彝(1803—1876)字惠常,又字芗溪,晚号(石求)Bian老人、茶叟、五虎山人等,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林昌彝受业于闽人经学家陈恭甫,走上以汉学治经的道路。他于1830年中举后,六上会试失利,得以畅求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饱览世事万象;亲身体会朝政腐败,外敌入侵,了解社会实情,洞悉民间疾苦,发以为诗歌。他又在家国危亡之际,受到西方思潮冲击,扩大眼界,留心实务,包涵容纳。他一生著作宏富,其中以《射鹰楼诗话》较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明中官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30余国,为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被公认为古代海上交通史上前所未有。然而郑和艰苦创业只是昙花一现,见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中国的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开始侵入并逐步瓜分西洋诸岛,进而扩张到东亚,指向中国。终于使中国沦为列强的次殖民地。郑和下西洋,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相对稳定与经济相对繁荣的产物。两宋时期出现于北方的对立政权,迫使家王朝开拓海外贸易,以支应沉重的军政开支。元代大一统局面和水陆交通的畅达…  相似文献   
4.
郑寿岩 《福建文史》2000,(2):10-13,23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页,以鸦片战争为契机,福州地区的近代史记述了十分深刻而又复杂的社会结构演化的过程。福州地区处于闽江下游平原,背靠广袤的农林业腹地,是福建最早开放的口岸。山的凝重和海的活脱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共时差异性,体现了地区心理、文化行为、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等一系列特色。由于福州地区得海外风气之先,地区共时差异性既甚突出,却又有其历史圆融性的整合,遂在传统社会中注入了新的活力激素。它为本地区往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条件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当时的福州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几百年来探索熙宁变法的评论,意见纷歧,大抵自南宋以后基本否定,直到清乾嘉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替变法翻案,近人梁启超《王荆公评传》进一步对变法详为分析,评论乃渐深化。纵观多数论以为熙宁变法失败,固有历史条件不成熟等因素,而人为之不臧,王安石重用吕惠卿、章悖、曾布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