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继柱 《收藏家》2011,(11):49-57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国土面积不大,多为山地。北与我国西藏接壤,西南连接印度。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就诞生于尼泊尔西北部迦毗罗卫的蓝毗尼(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附近的洛明达)。公元前3世纪,在印度孔雀王朝(约前321-前187年)第三世阿育王的推广下,佛教在尼泊尔正式传播。  相似文献   
2.
邢继柱 《收藏家》2011,(12):21-27
藏西地区大致相当于今阿里地区,其艺术风格的发展是在古格王朝大力扶持佛教的基础上,得到邻近地区喜马偕尔邦、大喀什米尔地区、斯瓦特(乌仗那)包括吉尔吉特等地盛行的佛教传统艺术风格的启发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邢继柱 《收藏家》2011,(10):49-54
东北印度曾是一个高度佛教化的地区,印度各地佛教徒也曾奔赴此地取经学道,因此该地区融入了由各地怫教徒带人的文化艺术。印度佛教在12世纪中叶被回教消灭,帕拉佛教造像也随着帕拉王朝的毁灭而终结。  相似文献   
4.
邢继柱 《收藏家》2012,(2):55-64
图24(15世纪六臂白玛哈嘎拉像)高22厘米,重2034克,红铜鎏金。玛哈嘎拉是藏传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护法神,汉文也有译做大黑天的。其地位十分尊崇,在西藏宗教绘画"圣仙树"中,玛哈嘎拉占据了中心位置。其形象有很多种,有四臂的、六臂的等等。图24中的白六臂玛哈嘎拉是护法财神佛,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全品相。  相似文献   
5.
邢继柱 《收藏家》2012,(4):53-60
我们平时所说的清代宫廷:造像,主要是指出自康熙和乾隆二朝的宫廷造像,这与我们目前发现的造像实物及相关的文献记载有关。事实上,清代帝王充分了解藏传佛教在蒙藏地区的重要影响。早在明未清初时,格鲁派(黄教)的势力已十分强大,作为格鲁派领袖的五世达赖喇嘛在蒙蔽地区有着极其崇高的宗教地位和威望。  相似文献   
6.
邢继柱 《收藏家》2012,(7):63-70
藏传佛教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凝聚了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的宗教上层人物通常可以控制地方政权,并征经济上汇聚大量财富。清朝初期,  相似文献   
7.
邢继柱 《收藏家》2012,(3):33-40
明朝政府(1368-1644年)十分重视与藏族的团结友谊,与西藏各地和各教派势力有着广泛联系。为此,在宫廷专役造像机构制作藏式佛像,当时称为“佛作”,隶属“御用监”,这里制作出的佛像通常作为重要的宗教礼品赏赐及馈赠给西藏上层宗教人士。  相似文献   
8.
邢继柱 《收藏家》2011,(8):69-78
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像艺术亦随之而来。东汉中晚期,我国开始了造像活动,揭开了中国佛像艺术发展的序幕,此后历朝历代造像不断,绵延近两千载。最早期的佛造像多见于石雕石刻,随着佛教的兴盛,金铜佛像逐渐出现。  相似文献   
9.
邢继柱 《收藏家》2012,(1):47-56
西藏地处世界上最高的地区,三面环绕着巍峨山脉。在这广阔而又荒寂的区域,生活着顽强的藏族游牧部落,他们的居住区平均海拔超过了4000米。藏族居住区可分为五个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0.
邢继柱 《收藏家》2011,(9):55-58
印度西北部的贵霜王朝建于公元45年,定都于犍陀罗。至公元2世纪前期,贵霜王朝的统治者推崇佛教,大建寺塔,雕凿佛像,开凿石窟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