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晋祠博物馆馆藏石刻《太原段帖·亨三》的研究、解读、注释,探寻文物中蕴藏的深刻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晋祠翰香馆碑廊西壁嵌着一块大碑,高1.82米,宽1.04米,厚0.1米,是一首七言诗,行书,无题,落款为"太原傅山题",有傅山与陈思贤的跋文,保存  相似文献   
3.
姚远 《东南文化》2003,(1):53-57
作为教会大学毕业生的陶行知,在金陵大学求学期间,陶行知从一个尚且懵懂的徽州少年,转变成了一名追求自由民主、信奉“知行合一”的先进青年,成为他“爱满天下”的教育事业的逻辑起点。可谓金陵大学是陶行知早年智悲双修、悟证光明的菩提树。本文将通过陶行知在早期金陵大学求学经历的考察,探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教会学校间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4.
5.
姚远 《文物世界》2014,(4):47-49
<正>晋祠是一个集佛教、道教、儒家多种文化影响的综合性祠堂,它汲取中国古建的精粹、融合多种文化,建筑格局随地形的多变而因势利导,形成了错落有致、独具特色的多元建筑文化格局。位于晋祠南部的十方奉圣禅寺和相连的浮图院是佛教文化的典型例证。本文拟从浮图的起源和演变、舍利生生塔的建筑构造等两方面谈谈对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姚远 《文物世界》2007,(2):79-80
文物事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怎样建立一个“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遵循文物工作自身规律,以国家保护为主并动员全社  相似文献   
7.
早在1940年,晋源风峪风洞出土100余通镌刻于武周时期的《大方广佛华严石经》(简称:华严石经)迁回晋祠保存。因受历史条件限制,风峪风洞遗址并未完成遗址清理发掘工作。直到上世纪60-80年代,晋祠博物馆陆续在遗址附近发现《华严石经》残石,现馆内陈列展出《华严石经》130余通。史书记载《华严石经》刻石应有160通,因此还有大量的石经刻石散失佚落。2016年在晋源村民家中发现的石经碑刻,应是《华严石经》残损刻石。  相似文献   
8.
杜铁英轻轻推开门一看,只见启明衣衫不整,上身披着军棉袄,下身没穿军裤,只穿着棉毛内裤,一双脚半踩在鞋里,他身体上下颠动着,挥动手臂,口中念念有词地哼着,不时用笔在纸上写着画着。杜铁英咳嗽了一声,启明并未在意。杜铁英只能喊道:"是谁呀,不睡觉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启明回头看她一眼,情绪兴奋地:"哦,我灵感来了,灵感来了!"杜铁英不悦地:"启明同志,你是歌咏组的组长,  相似文献   
9.
姚远  徐超 《文物世界》2016,(4):38-41
宁夏固原博物馆与太原市晋祠博物馆联合举办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所展之器物壁画等,多与山西大同、太原等地几处墓葬出土文物在其风格和材料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两省三地文物的比较,探讨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起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姚远 《文物世界》2013,(6):61-63
杨二酉作为清朝乾隆年间的名人学士,壮年时期“原品休至”,回到家乡晋祠,为晋祠的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试图将杨二酉为晋祠所做出的贡献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