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藏区,人们对佛教极为虔诚,以至刚刚出生的婴儿也首先要领受佛的恩赐。使婴儿在喃喃的六字真言声中诞生成长。给孩子取名,被认为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情。通常都要举行仪式。藏族的婴儿出生以后,经过一定时间,父母带着孩子,献上哈达和礼品,请喇嘛活佛或有威望的长者行赐名礼。比如:在甘南,婴儿出生的第七天,父亲就要带上一条黄色的哈达等礼物,去寺院找活佛给婴儿取名。活佛在问过其属相、生辰、性别及其父母的相关情况后进行占卜。父亲得知所取之名后要严格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即便是自家人也不行。直到第二天早晨,父亲在婴儿身旁轻轻连叫三…  相似文献   
2.
从果洛采风归来,路经西宁。青海河源奇石久负盛名,心仪已久,何况四川乡友、青海石协副会长郑克光先生热情邀请。我们便用一天半时闻。驱车穿行西宁的大街小巷。来去匆匆进石馆,入石家;蜻蜓点水游石市。逛石街;三育两语交石友.觅石趣;心急火燎察石情,结石缘。总的感觉,西宁藏石的化积淀尚不及兰州那样的城市深厚。赏石的理性思考也不如兰州自觉,但爱石热情的高涨,市场化的规模,发展势头的迅猛。似乎过于兰州。  相似文献   
3.
彝族民间抒情长诗《妈妈的女儿》(即《阿莫尼惹》),是一首姑娘出嫁前咏叹的哀歌。它在彝族民间流传极广,是彝族古代社会的产物,有浓厚的彝族风味。本刊特节选两节,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石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爱石赏石古已成习,于今尤盛。黄河石因独具的自然美、雄浑美、朦胧美、形态美和色调美而成为一种天然的化载体,多少艺术家未曾状写、塑造出的大漠山川.敦煌彩绘与书法字,多少科学家未曾最后破译的生命进化、岩层构造与地球演变等图符号,都无所不包地  相似文献   
5.
1988年7月23日,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了一次文物捐赠仪式。捐赠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委员会副主任溥杰先生及其弟北京市政协委员溥任先生。文物界对他们的义举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我们收集到一张抗战末期华中根据地苏中一分区的抗币“江高宝兴流通券”别品。这张纸币长11厘米、宽5.8厘米,正面枣红色,上方正中是券名“江高宝兴流通券”,四角是大写“壹”字,右边是面值“壹圆”,左边图案是“火车、发电机、轮船、云彩”,面值下方是“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印”字样。背面未印票背图案,而是华中银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译自《日本历史学的发展与现状》(山川出版社,1985年9日20日初版)第六集中的第二节《中国》部分,题目是译者根据内容所加的。这一集是国际历史学会议日本国内委员会为参加1985年8月,在西德斯图加特召开的第十六次国际历史学会议而提出的报告书。它与前五集一样,内容包括开会前五年日本国史学界研究日本史、东洋史和西洋史方面的主要成果,皆由各方面的专家整理编写而成,因而对于了解1978—1982年间日本国的历史学研究现状,很有裨益。这一集中的中国史部分,分为殷周、战国秦汉、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和现代六部分,均按首先综合介绍评述,后附有关论著目录的形式编写。在综合评述中将中国各段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各种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了扼要的总结和深入的评述,能使读者对于日本学者近五年间研究中国历史的情况有个鸟瞰式的了解;后边的论著目录,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料索引进而掌握其研究信息。为了保持原书的本来面目,对于原著中显然与我们不同的词语和观点等,都未作任何更动,一仍其旧。为了忠实于原文,我们采取了直译的原则,只作了一些文字润色。由于我们的日文水平不高,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能够得到读者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8.
在2021年开展的全国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工作中,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芒康县文化局以及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调查小组对地处西藏东部的芒康县境内的3处摩崖造像进行了调查与记录。3处摩崖造像分别位于芒康县纳西乡觉龙村、帮达乡然堆村境内,共发现11尊造像,通过比较造像特征,确认其中10尊佛教造像具有显著的吐蕃佛教造像风格。这些造像既有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罕见的内容题材,它们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吐蕃佛教造像的空间分布、艺术传承及思想传播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又推动了唐代汉藏文化交流和唐蕃古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运城南相春秋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夏,山西省运城市南相村农民在村西一百余米处取土时发现两座土坑竖穴墓。运城市博物馆闻讯后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了发掘清理。根据出土器物,确定这两座墓葬为春秋墓(编号为 M_1、M_2)。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南相村位于运城北约15公里(图一)。据当地老年人介绍,发现古墓的村西原为一片高岗,高出地面约2—3米。近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殖桑蚕并生产丝绸的国家,美国东方学家劳费尔(Berthold Laufer)曾考证,在萨珊王朝(224-651)后期,中国桑蚕养殖技术传入伊朗.本文以伊朗神话和历史文献中哈弗特瓦德之虫故事为着眼点,考察该故事的发生地凯加让的地理位置,并从考古学角度论证拉施塔城堡镇的历史遗迹和文明年代,从而将伊朗从中国引进蚕养殖业的年代提前到帕提亚王朝(前247-公元224)晚期至萨珊王朝早期,至于传播的路线,本文也作了两种推断.这一新发现和研究,对于探索中西物质文明交流具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