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赵睿 《南京史志》2023,(22):45-46
<正>石臼湖、蓑笠帽、长竹篙,是我记忆中不朽的珍藏。爷爷常撑只木筏载我到波光跃动的湖中央,看他一篙下去,打碎一片夕阳。采石矶的摆渡生涯留给爷爷一腔乡土情,也让我心中氤氲着一抹六朝烟水气。小时总看着爷爷绛紫色的臂膀自信地摆动,心里想划船真好玩,我也想玩。  相似文献   
2.
系统视野中的上海节庆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上海节庆旅游资源因其所扮演的促进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引起各方关注。本文试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以都市旅游为背景,探讨节庆旅游资源的涵义和上海节庆旅游资源作为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纸钱"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纸钱,又作阴钱、寓钱、拟钱,即剪纸为钱形者。也有较大的纸钱,上凿若干钱形者。至于出现于何时,难以断然下一结论。综合考量,纸钱应出现在魏晋时期。纸钱之功用,可以概括为祀鬼、敬神两种,其目的主要是人们借此行为同神鬼世界取得沟通。如同阳间的货币一样,纸钱是阴间使用的有价证券。因此,“烧纸钱”是人间借着祭祀行为,  相似文献   
4.
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种视"河""山"为人间世界与神灵或鬼魂世界之间的"间隔地带"的观念。也就是说,古人很早就形成了一种以"河""山"来间隔人间世界与神灵或鬼魂世界的观念。梳理这一观念,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从"不到黄泉不相见"的"黄泉",到泰山脚下的"奈河"和汉墓中的"冥河",一直到"送瘟船"祭祀活动中的"地河",可见一脉相承的痕迹。它主要代表的是由空间和时间组成的"地下他界",其中"奈河"是重要一环,其与现世界存在着一种"连续性",与活人世界保持着一种"间隔性",是古人冥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上古幽冥观和佛教地狱观的"扬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