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惠文王葬公陵""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的陵名着手,结合《汉书》"永陵亭部"、"寿陵亭部"等记载,确认孝文王寿陵在咸阳原上,通过秦王陵与西汉后四陵之间距离测定,永陵为"周王陵"和司家庄秦陵二者之一。根据司家庄秦陵园陪葬墓、建筑基址(闫家寨考古发掘)出土随葬品年代等判定该陵主为秦武王,严家沟秦陵、"周王陵"分别为惠文王公陵、孝文王寿陵。  相似文献   
2.
《唐赵士达墓志》2019年出土于陕西咸阳,志主赵士达,系出天水赵氏.初在王世充麾下,降唐后屡立战功.征突厥,伐西域,平西南,战高丽,初唐时期几乎所有重要战役,都有赵士达的参与.墓志撰写人王勃为"初唐四杰"之一,故志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该墓志的出土对初唐军事史和文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咸阳龚西战国秦墓出土的青铜器为研究战国时期秦青铜容器的铸造技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本文对龚西战国晚期秦墓M8出土的两件铜壶,通过表面观察结合X光摄像考察其制作工艺痕迹,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开展成分及显微结构分析,揭示两件铜壶壶身及表面装饰的制作工艺、材质特征。结果显示,两件铜壶均为铸造,器底和铜环预先铸好后置于范中,与器身铸为一体。器身和器底均为铅锡青铜(铜锡铅三元合金),但成分有一定差异,镶嵌的装饰金属片为高铅青铜。铜壶的器底分铸工艺和高铅青铜镶嵌工艺为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4.
2017年4月至2018年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澄城县刘家洼遗址东Ⅰ区墓地进行了发掘,清理了包括两座"中"字形大墓在内的70余座墓葬。其中M49保存较好,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底四周有熟土二层台,葬具为一棺一椁。出土器物有铜器、铁器、金器、玉石器等,其中铜器包括容器、兵器、车马器、丧仪器、工具等。根据随葬的铜礼器及兵器判断,墓葬年代为春秋早期偏晚阶段,墓主应为士一级的男性贵族。刘家洼遗址是继韩城梁带村墓地之后陕西发现的又一处春秋时期芮国遗存,M49的发掘为进一步了解春秋时期芮国的物质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2016年8~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东祝村高新区军民融合园项目建设用地内发掘两座西晋墓M5和M7。两墓南北比邻而居,坐西向东,且均为长斜坡墓道的"前堂后室"结构土洞墓。根据两墓形制结构与随葬遗物特征综合分析,其时代应为西晋时期。  相似文献   
6.
2014年11月~2015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旅游民族宗教文物局联合组队,在西安长安区大兆街办郭庄村发掘了一座西魏墓葬。该墓葬形制完整,随葬品种类齐全,前室绘制壁画。同时还出土了两合墓志。其中晖华公主墓志的发现,为探讨公元六世纪吐谷浑、茹茹、西魏之间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实证。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咸阳龚西战国秦墓M8出土的两件嵌玉银钮金带钩使用超景深显微镜、金相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开展制作工艺考察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两件带钩钩身主体材质为金银合金,钩钮为银,镶嵌玉片由春秋时期管形玉玦改制而成,钩身内部填充物为严重锈蚀的锡铅合金焊料。这两件金带钩的制作包括钩身和钩钮的铸造、玉片改制、焊接组合、表面磨抛等工序,是先秦金银器工艺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2015~201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杨官寨遗址环壕聚落外东北部进行针对性考古发掘,发现1处年代与环壕聚落相同的大型公共墓地。该发现属首次确认的庙底沟文化墓地,填补了相关考古发现的空白,为杨官寨遗址聚落整体布局、庙底沟文化聚落形态、埋葬习俗、人种类型、人群血缘关系、社会组织状况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材料。  相似文献   
9.
赵汗青  袁明  郑旭东 《文博》2023,(6):11-24+2+113
2018年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镇陶家村附近发掘了一座隋代墓葬,据墓志记载墓主为卢诠。该墓虽被盗扰,但大部分随葬品得以保存,种类丰富、制作精美。从随葬品种类和分布来看,或为卢诠夫妇合葬墓。  相似文献   
10.
2019年隋代卢诠墓志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镇陶家村考古发掘出土,志主为西魏时期依周礼建六官的卢辩次子。卢诠历官北周和隋两代,以武功见长。可从卢辅世系、卢诠经历、家族文治武功来解读该墓志,同时探索西魏北周时期山东望族的分裂和西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