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怀念父亲赵青芳赵成华赵宁华赵庆华1994年11月24日,父亲离开了我们,至今已近两年了。一想起父亲,他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仿佛他仍在我们身边。(一)我们的父亲赵青芳1912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今南阳市)赵营村。爷爷虽有几十亩薄地,但...  相似文献   
2.
明代中后期的福建、广东区域,由于深受倭寇和海盗的袭扰,山区的盗贼也时有发生,民间修筑寨堡之风相当兴盛,而其中闽粤两地的士大夫,在推动修筑寨堡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闽粤两地的民间寨堡,虽然在抗击倭寇及海盗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寨堡所具有的某种割据性特征,也使得明代中后期以来福建、广东一带民间社会在处理各自的日常纠纷时,往往更多地采取以强凌弱的自我解决的方式,这就使得这一带民间械斗风气得以长期延续下来。我们在分析明代中后期福建与广东的民间武装自卫、修筑寨堡、相互结盟等一系列社会行为时,似乎不应该仅仅把寨堡当作明代中后期民间抵御倭寇、海盗的一种临时性措施,而是应当透过寨堡这一应急性的现象,跨越朝代与时间的界限,来分析其长远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王芃生(1893—1946),曾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将主任。在抗战期间的陪都重庆,人们往往把他与“日本问题权威”联系在一起。王苋生曾五次东渡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曾因准确预测了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日本偷袭珍珠港及日本投降等事件而闻名于世,因此有人将之称为“日本通”,也有人将之喻为“中国的王牌间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