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崇拜”是世界各地早期人类一项重要的信仰习俗,在我国西南地区有广泛的影响。三星堆出土的三千年前的青铜神树和四川等地出土的东汉前后的大量青铜钱树,是“树崇拜”的珍贵遗物。它们不仅造型优美、内涵丰富,而且有其内在的联系。研究两者的特征、异同及其演变情况,有助于揭示古代先民的思想观念发展变化及其所反映的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2.
北周天和释迦造像与题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省博物馆收藏有一尊北周天和四年(569年)释加造像(图一),现作简要介绍。释沙造像通高33.5厘米,座高12.8厘米,像高20.7厘米。释迦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佛头顶部肉髻平缓,覆盖着整齐的螺发。佛像脸型方圆丰润,双眉细长,眉梢下弯,两眼微睁,鼻梁与额平齐,嘴唇较厚,嘴角微收,硕耳长垂,面目安祥。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释迦内着缯祗支,胸前系带,外着通肩直领大衫,右衣襟下摆搭在左手腕上,身披袈裟,衣衫及袈裟下部散洒在须弥座上,襞褶整齐对称。佛像上有贴金痕迹。须弥座下层正面两方框内,镌刻…  相似文献   
3.
“天门”考——兼论四川汉画像砖(石)的组合与主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四川汉代墓葬中出土大量的画像砖(石),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广泛的社会内容、高度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成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璀灿的瑰宝。众多画像砖(石)的出现,除了必要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外,修造者的意图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目的企求?换句话说:画像砖(石)的内容是依据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规划布置的?画面是围绕怎样的主题组合构成的?这一问题尚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求对画像砖(石)的思想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地揭示当时的社会面貌,分析其历史意义。目前对有些问题尚难得到恰当的解释,例如画像砖中大量出现的“阙”,  相似文献   
4.
1974年5月,四川省博物馆在成都市东北郊八里庄附近发掘清理了一座前蜀墓,清理简报刊于1983年《考古》第10期。墓葬多次被盗,墓内仅存少量器物残片和一方晋晖墓志铭。简报着重介绍墓葬型制结构,志文内容未详细论述。今就墓志全文略加考证。 晋晖墓志与盖均用红砂石凿成,正方形,边长106厘米。志盖出土时残存数块,还能看到志盖原貌。志盖为盔顶式,边长52厘米,上刻篆文五行,共二十五字:“大蜀前  相似文献   
5.
四川三国时期的画像与佛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盆地内被确认为三国时期的出土物并不多,只有郫县出土的蜀汉铜弩机、威远县出土的蜀汉铜钱、大邑三国画像砖墓、忠县蜀汉崖墓等几组,因而在三国研究中就显得更为珍贵。本对四川大邑三国墓等处出土的画像砖和忠县蜀汉墓等处出土的佛像的内涵进行探讨,进一步谈谈它们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川汉画像砖的分区与分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画像砖是四川有代表性的珍贵物。全川20多个县区出土的1000余方画像砖,可分为三个大的区域类型,即成都区、广汉区和彭山区。各区的制作风格和内容上有所差异,其分布地域与东汉时蜀郡、广汉郡、犍为郡所辖的地区大体吻合,三区画像砖的不同特征反映了当时三郡在政治、经济、化方面的异同。依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画像砖的变化情况,参考所出的纪年砖,将四川出土的画像砖分为东汉中期、东汉晚期、三国时期、六朝时期四期,选择有代表性墓葬和物分析各期画像砖的特征和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7.
成都万佛寺自南朝至明代千余年间,是成都著名古刹。它风景优美、香火兴旺,历来是各代贵族名流、善男信士朝香拜佛和游览的胜地。据文献记载和出土石刻造像题记,万佛寺创于汉延熹年间,梁时名安浦寺、唐名净众寺,宋名净因寺,明代也称净因寺、又称竹林寺、万佛寺、万福寺。明末毁于兵燹,以后未再重建。民国时,这里已是一片废墟。万佛寺遗址先后有四次出土石刻造像,清光绪八年(1882年)首次出土残佛像,流传国外的宋元嘉二年(425年)净土变造像就是这次出土的。1937年农民种地掘出残佛像12尊,佛头26个,其中包括梁中大通元年释迦造像和北周阿育王造像等。1945—1946年间,前四川理学院在此修建校舍,第三次出土众多的佛像,均被砸毀埋于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博物馆藏万佛寺石刻造像整理简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成都市万佛寺石刻造像自上世纪陆续出土后,其精品被收入一些图录中,并参加过国内外展览,但未有正式清理报告发表,也缺乏系统的分期分类统计和研究。2000年7~8月间,四川省博物馆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实习师生和成都市考古队同仁协助下,将馆藏全部万佛寺石造像重新作了清理,进行了系统测绘、分类等研究工作。本文为初步整理简报。  相似文献   
9.
袁曙光 《沧桑》2009,(2):38-39
冬防制度是广州地区一项历史悠久、深具地方色彩的法规制度。它执行的时间范围大体在每年农历春节前后,以维护社会治妥、确保市民安度春节为核心内容。冬季为广州火灾的高发时期,冬防制度除了维护社会治安,火灾消防也是其重要任务。1949~1966年广州冬防制度在预防控制火灾,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石雕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就有小型的石雕玩具等雕塑品出现,河南殷墟商墓中更出土了用白色大理石雕成的人像和鸱鹗等古拙朴实的艺术品。从秦到汉这一段是中国历史上石雕艺术的繁盛时期,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说明,当时陵墓、苑囿、桥梁建筑上都有各种题材的石雕陈设,只是经过两千多年的雨露风霜的浸蚀,人为的破坏,这些艺术作品大部分见不到了。四川是当时我国石刻艺术发达的地区之一,除保留下为数众多的画像石(包括石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