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志龙 《中国文化遗产》2008,(6):M0001-M0001
在我国的西南边疆,早在汉代以前就生活着以“夜郎、滇、昆明”为代表的被司马迁称为“西南夷”的土著居民。其中的滇就大致分布在滇池周围,是“靡莫之属”中最有势力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五次抢救性清理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晋宁石寨山墓群自1955年~1960年曾进行过4次发掘。1996年5月,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又对石寨山墓均进行了第5次发掘,共清理墓葬36座。M71为此次发掘的一座大型墓葬,葬具有棺有椁,随葬品共224件(组),以青铜器为主,另有铁器、铜铁合制器、金器、玉器、玛瑙器、陶器、石器及漆木器,依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兵器、生活用具、礼器、装饰品、马饰等,其中叠鼓形铜贮贝器和筒形铜贮贝器造型极具特色。此批墓葬年代分属战国中期以前和西汉中期偏晚。本期同时刊发蒋志龙有关石寨山文化的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3.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签订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进行"滇池区域史前聚落形态考古调查"项目,目的是通过开展全面的区域系统调查,寻找并确认与石寨山文化(亦称滇文化,时代约从春秋时期至西汉末期)有关的遗址和聚落[1],揭示这些聚落的  相似文献   
4.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金属器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晋宁石寨山古滇人墓葬群出土的金属器样品进行金相和扫描电镜 (SEM)的实验研究 ,扫描电镜分析显示西汉时期滇池地区已使用金、银、铜、铁、锡、铅、汞多种金属 ,铜器的材质主要是锡青铜。金相分析显示青铜器采用铸造、锻造、铸后加工等制作方法 ,铁器则采用锻打工艺制造。通过实验分析 ,表明云南在西汉时期还使用了汞鎏金和镀锡技术作为金属器表面的装饰。  相似文献   
5.
云南晋宁石寨山M71出土的叠鼓形贮贝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我们对晋宁石寨山进行了第五次发掘,在M71的西北角出土1件叠鼓形贮贝器,该器位于虎纽筒形动物格斗场面贮贝器的南面,执伞铜俑的北面。这3件重器均置于墓葬的西端底部。该器出土时残损,经中国历史博物馆修复,已基本复原。现将其作一介绍,作为对简报的补充。叠鼓形贮贝器由上下两面鼓形器重叠,两鼓均正置,连接处焊接而成。上鼓无盖面,器盖单独制作,以活扣与鼓身相连,下鼓焊铸一底。该器上鼓的足部焊铸4只卧鹿(梅花鹿),下鼓的足部焊铸4只卧牛(水牛),鼓之  相似文献   
6.
石寨山文化的遗物早在本世纪40年代就已经流传于世,并被欧美博物馆收藏。50~60年代对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的发掘,尤其是第二次发掘中出土的一件蟠蛇纽“滇王之印”,和大批具有地方特点、造型独特、风格各异的青铜器,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自50年代以后,云南将考古工作重心集中在滇池周围地区,继石寨山之后,先后发掘了安宁太极山(1965年),江川李家山(1975年、1992年)、团山(1983年),呈贡天子庙(1983年、1993年),石碑村(1980年)、小松山(1984年),昆明大团山(1983年)、上马村五台山(1984年)和曲靖珠街八塔台(1978~1982年)。发掘和清理了大量的青铜时代墓  相似文献   
7.
<正>江川李家山1972年清理发掘27座墓葬、1992年发掘清理59座墓葬,两次共清理86座墓葬1,李家山墓地是石寨山文化墓地中墓葬材料保存相对完整、随葬器物所表现的墓主性别特征十分明显,对于认识和研究石寨山文化在葬俗方面的演变过程非常重要。李家山墓地相当部分墓葬人骨没有保存下来,即便保存下来的也没有进行体质人类学的鉴定,我们对该墓地墓主性别的判定是基于金莲山墓地的实践所得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云南西山龙门天子庙遗址是发掘于滇池西岸的遗址,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动物骨骼遗存。这批动物骨骼遗存总数五千余件,包括哺乳动物类、鱼类、鸟类、软体动物类骨骼,并可细分为二十余个种属。本文将利用天子庙遗址中所出土的动物骨骼,通过对动物个体及种群的统计和分析,以推测当时遗址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对遗存中动物骨骼的研究,可以对复原这一区域古代居民的生活图景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釜形研究     
釜形研究蒋志龙是我国古文化中的一种特殊遗存。它不仅形制特别而且分布广泛,存在于特定的时空框架里。苏秉琦先生曾将其称为"中国文明的火花"。①就对中华古文明、古文化研究的指征意义来说,其绝不在鬲之下。釜形是"家族"中尤其显赫的成员,它不仅形态端庄、典雅...  相似文献   
10.
云南个旧黑玛井发现的东汉铜博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个旧黑玛井古墓群采集的方形铜案应该是东汉时期的博具,该博具明显是当地受汉文化影响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