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干面     
一个地方的小吃,其实是最能体现地方文化、地方风情、地方特色的。武汉的小吃之丰富多元,应该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吧?我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单是武汉的传统小吃, 便有二百多种,真是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这些个传统的小吃,其实应该算作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应该在我们的保护之列的。但是,却很少有人去关心经理弘扬武汉的小吃文化。其中的缘由, 大概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人,关心的都是天下之大事,比如“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还没得到解放,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至于我,从小大概是饿怕了,所以对小吃非常的感兴趣。说起来好笑,我小时候最宏伟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用一根竹签一次串三个面窝,让我一次吃个够。所以,当这个理想最后实现了,我就想写一本关于武汉小吃的书。架势拉开了,资料等身了,可是一写起来, 才觉得水好深。再加上自己也逐渐成了个文化人,逐渐地就被“水深火热”之类的天下事缠住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书即使写出来,谁跟你去出呢?现在的市场其实只需要一个宝贝:“方便面”。开水一泡,马上就一大碗,这样的“快速”食品, 是中国商家快速发财的宝贝啊。于是,写了十几篇后,就将《武汉小吃》的计划,封存起来了。今年初春,小琴来访,谈起这个封存的计划,小琴非常感兴趣。于是去寻找当年的旧稿,可惜很多已经遗失了。现将能够找到的,作为引玉之砖先抛出来,以期有同好慨然响应,纷纷投笔从吃,则武汉好吃佬之幸也,武汉文化之幸也。  相似文献   
2.
诗城绝唱     
唐朝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的暮春,诗人杜甫从四川云安(今云阳)沿江东下,抵达三峡夔门之畔的古城夔州。其时,杜甫已经55岁了,穷困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寂寞而抑郁。那时的夔州,尚与白帝城连接在一起,远没有后来的奉节县城那么的繁盛。最初的几个月,杜甫居住在城西山腰的一处客堂里。也许是为了生计,或是想用乌鸡治疗风湿病,杜甫在山腰养了近百只鸡。  相似文献   
3.
米粉     
武汉的小吃中,最具大众特色的,当数热干面与米粉了。武汉的小吃虽然有两百多个品种,但武汉人每天都要亲热的,却是这『面爹』与『粉娘。』面与米粉在武汉能够贵为『爹』、『娘』,并平分秋色,实在是因为武汉居华夏之中,为南北饮食文化交融之处的缘故。南人吃米,北人吃面。南方诸省,米粉均为大众小吃,湖南的牛肉米粉,云南的过桥米线,广东的炒  相似文献   
4.
藕圆     
要说藕圆,首先便要说藕,要说武汉独特的排骨煨藕的“煨汤化”。武汉莲藕的历史悠久。屈原流放洞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作为荷之根的藕,身处污泥而内心洁白,枝虽断而丝相连,亦如屈原之高风亮节,想必屈子是不会拒绝用以充饥的。  相似文献   
5.
豆腐脑     
严格地说起来,豆腐脑应是北京的传统小吃了。北京的各种庙会中,除了『爱窝窝』,『驴打滚』、『豌豆黄』等著名京味小吃外,也少不了豆腐脑的。邓云乡先生在《鲁迅与北京风土》一书中,曾介绍过北京人过去在正月逛厂甸的盛况,其中便提到这东门外吕祖祠前的豆腐脑。鲁迅先生居北京时,厂甸是他常去的地方,当然,先生去厂甸主要是逛旧书摊和古玩铺,而且游兴颇浓。『历览众肆,盘桓至晚方归』,想必肚子也会饿的,也许会喝一碗白花花的豆腐脑,而且一定会加糖。  相似文献   
6.
发糕     
提起发糕,就想起了外婆,想起了青石板路面的老街深巷,想起了穿开裆裤的童年。我出生在汉口最古老的街道——汉口长堤街上的药帮大巷。我最早接触的音乐旋律,便是老街深巷中悠长的叫卖声。在我的记忆中,叫卖发糕的声音最悠长、最动听。那时的发糕叫『洋糖发糕』,与火柴叫洋火,煤油叫洋油,轮船叫洋船一样,白糖也叫洋糖。卖发糕的,是一位老爹爹,用苍老的嗓音吆喝道:『洋  相似文献   
7.
    
面窝其实是应该称为“米窝”的。因为炸面窝的主要原料是大米,而不是面粉。武汉人称这种油炸食品为面窝,我以为是因为其形状“团团如面”的缘故。圆圆的脸儿,还有一个酒窝儿,用武汉话说,宁馨得很呢!  相似文献   
8.
烧梅     
“小吃”词,见于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世俗例,以早晨小吃为点心。”武汉的小吃丰富多彩,亦在于武汉人有在街头巷尾“过早”的习俗,不像上海人,爱在家里吃泡饭。宋代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也曾描写过早晨经营小吃之盛况:“每日交四更,诸山寺观已鸣钟,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由此可见,品味小吃之佳  相似文献   
9.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周代先生离开我们已经3年多了。  相似文献   
10.
春卷     
要说春卷是武汉的特色小吃,外地的朋友一定不服气的。福建的女诗人舒婷就曾在一篇散文中说:『春卷的普及范围是这样狭小,只有闽南人心领神会。』当然,这只是诗人的偏爱之词,上海人毫不犹豫地将春卷纳入上海风味小吃,四川人也将春卷揽入川味小吃的怀抱。大家都这么较着劲儿争『春』,足见春卷是多么逗人喜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