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汪晓云 《民俗研究》2007,(1):218-229
一、《山海经》:"夸父"神话叙事源头 说到"夸父",我们立即想到"夸父逐日"神话."夸父逐日"神话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大荒北经》与《列子·汤问》、《博物志·史补》.  相似文献   
2.
朱晓云 《南京史志》2023,(23):56-57
<正>幼儿能在自由、宽松的心理和自然环境下,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开展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发现幼儿的兴趣,进而提供有温度、有智慧的支持和帮助,不断提升幼儿的持久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本文以大班自主活动“水培植物喝水”为例,谈谈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臧丽娜 《民俗研究》2004,(1):129-139
明清时期的苏州东山民居主要分布在苏州市东山镇新义村、陆巷古村、杨湾古街等地,保存较为完好的有明善堂、绍德堂、瑞蔼堂、凝德堂、遂高堂等。通过对这些东山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建筑装饰特色的实地考察,可以看出这些古老的建筑物既具有苏派民居的典型特征,又具有独特的地域建筑艺术特色,体现了当地“香山帮”匠人的精湛技艺,并由此折射出民居文化中蕴涵的传统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4.
大庆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建设用地不足己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障碍因素。利用1988、1996、2001年的多源卫星遥感影像及遥感专题信息提取技术,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了大庆市近10多年来建设用地变化和城区扩展的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后得出: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城市扩展方向以301国道为基准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土地利用结构有待改善,土地利用效益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拥有许多工种的香山帮匠人,几乎是中国传统建筑工人的缩微版。他们的材料只是木石泥水,他们的工具只是斧凿锯锤,他们的理想只是营营生存,他们却用自己的技术导演出精美的建筑作品——用木石表现古典的繁复,用泥水铺砌皇家的严谨,用桥梁酝酿诗画的意境,用园林凝固文人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姚凯伦,1944年生于上海,196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198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华中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致公党武汉市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7.
谢晓云 《神州》2011,(4X):32-33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讴歌友情的经典佳作俯拾即是,借古喻今,掩卷长思,让今人在折服于古诗文的精妙绝伦之时,也油然而生出绵绵退想与喟叹。本文拟从古诗文描述友情的佳作赏析入手,探密人生友情之弥足珍贵,体味友情之真诚与笃信。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撤废不平等条约”交涉述评——兼评王正廷“革命外交”申晓云1929年国民党三全大会外交报告中,自谓:南京政府建立三年来,“抛弃消极应付”,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办理外交,以一系列“可载笔而书”的实绩,“打破列强压迫之局面,而建立恢复了国权之...  相似文献   
9.
2013年初,为配合古籍数字化,安徽省图书馆开始修复馆藏《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通过分析破损现状、查找相关资料、咨询修复专家、制订修复方案、选配纸张、清洗书页、修补书页、书皮及托纸、修整书页、装订书册、残片修复与函套制作、完善修复记录,经精心修复,修复质量合格、效果满意。论文着重探讨了"古籍修复需要讲究依据"、灵活运用"修旧如旧"原则、保留修复资料等相关问题。此修复研究可为行业修复此类古籍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后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曾就调整双方关系作过一番尝试,但敌对情况不仅未能缓和,反而加剧,及至酿成对抗。其中原因何在?中美间的这一对抗能否避免?自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这一问题曾一再引起国内外学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