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孙述为何要铸铁钱,史书多贬其事,以为乱干,但仔细研究一下当时历史条件,就会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作法。秦汉史研究者陶元甘先生认为,主要是因为他占据益州这一隅之地,要供养一支庞大的军队,使得货币不足。再则,西汉前期,汉文帝把严道县(今四川荥经县)的铜矿赏给大夫邓通,邓氏又把手伸向四川、云南等地,造成后来四川铜矿资源缺乏,公  相似文献   
2.
《地狱变相》最早出现在六朝时期的佛教美术中。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曾画有《地狱变相》。据《益州名画录》记载,成都的寺院壁画中,曾有不少知名画家所作的《地狱变相》,可惜都毁于历代的战火中。《地狱变相》的内容不是反映某一部佛经,而是几部佛经中有关地狱内容的综合产物。 在四川摩崖造像中,根据现在的考察资料,《地狱变相》龛的数量不少,但是大多数已风化残毁,现在还能见其概貌的有以下几处。  相似文献   
3.
四川摩崖造像中的《药师变》和《药师经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药师变》和《药师经变》,主像为药师琉璃光佛,故如是命名,由于药师琉璃光佛是佛教所称谓的东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所以又名为“东方净土变”。药师琉璃光佛,是梵文Bhaisajyaguru的意译,音译鞞杀社窭噜。在中国,他被冠以“药师佛”、“药师”,或者“药王”的名字而受到崇拜。根据有关的经典,他的名字和传说在公元四世纪左右就译成了汉文佛经中说,当释迦牟尼未成佛之前在修菩萨行时,药师佛就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他曾经发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他有两名侍者,一名日  相似文献   
4.
唐代传奇《李娃传》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受到研究者的普遍推崇,但是对这篇名作的结局,学术界又有大相径庭的意见。主要观点,有以下三种:一、认为作品结局荥阳公娶李娃为媳及李娃被封汧国夫人,既违背了荥阳公的性格,又不符合李娃的初衷,不但有损于人物形象的完整性,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就情节结构看更是狗尾续貂。这是一种根本否定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其思想渊源是和《李娃传》的产生分不开的。《李娃传》取材于民间说话《一枝花》,其结果即是以李娃被封  相似文献   
5.
四川道教造像龛窟的发微,最早有简阳县逍遥洞东汉顺帝时期所镌刻的“汉安元年四月十八日会仙友”题刻。洎至隋唐,潼南县的大佛寺附近,安岳县苑大乡的玄妙观,丹棱县唐河乡的龙鹄山,蒲江县天华乡的长秋山,剑阁县城边的鹤鸣山等地,以及仁寿县高家乡牛角寨,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道教造像龛窟群。到宋代,又有大足县南山、石门山、舒成岩、石篆山;富顺县罗浮洞,安岳县石羊镇附近狮子岩道教造像龛窟。明清时期,安岳县高升乡的三仙洞,泸县玉蟾山,以及大足宝顶大佛湾、资中县重龙山等地,仍开凿有一定数量的道教造像龛窟。本文根据实地考察收集的大量资料,结合有关的文献,着重从四川隋、唐、宋代的道教造像龛窟的分布概况、分期、艺术特征、道教神祗系统的发展演变与各时代道教造像题材内容的比较等四个方面,试作述议、论证和研究。一、四川道教造像龛窟的分布概况  相似文献   
6.
安岳县城东南四里有云居山,层层石岩,唐宋石刻艺术家充分利用岩石的自然形态,运用纯朴的意匠凿龛造像,使天然石壁变成了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这便是四川石窟艺术之一——圆觉洞摩崖造像。 造像分布在云居山的南北两面,北面造像区域长75米,22个龛窟(编号1—22),大小造像87尊;南面造像区域长111米,81个龛窟(编号23—103)。总计南北两面的造像区域长186米,龛窟103个,大小造像1931尊,造像时代历唐、五代的前后蜀,直至宋,前后四百余年。  相似文献   
7.
大足石窟,近年来随着旅游、宣传、研究工作的开展,已蜚声中外。而与大足接壤的安岳石窟,较之大足石窟无论在旅游、宣传、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差距都很大。加之安岳石窟的造像太分散,有些分布点交通又不方便,因此尽管数量多、分布广、内容丰富、雕刻精美,但在海内外却几乎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从造像的数目、分布点、开造年代、保护级别等方面来看:大足石窟约有摩崖石刻造像五万余尊,分布点有四十余处,最早开创于晚唐景福元年(892年);安岳石窟约  相似文献   
8.
方誠峰 《中华文史论丛》2023,(1):137-164+403-404
賈似道行公田法是南宋末年最重要的史事之一,過去研究者皆未分析公田法倡議者、實施者的背景,尤其是思想背景。通過對相關人物的考察可知,公田法可謂賈似道利用道學門徒推行的一項事業。這説明,道學及道學家對南宋政治的影響,絶不僅僅發生在臨安朝廷,更是籠罩地方施政。在地方施政中,宋末的道學家絶非萎靡、迂緩、空虚之人,其作爲亦遠不止於教化等,更是深入到兵刑錢穀這些王朝生存的基礎,也深刻改變了南宋末年軍事財政的展開方式。  相似文献   
9.
柳本尊是唐末五代初剑南西川一个著名的宗教人物。安岳石羊场毗卢洞和大足宝顶大佛湾各有一窟雕刻其生平从事宗教活动的十幅行化图。大足宝顶小佛湾还有一通翻刻的《唐柳居士传》碑。笔者根据安岳、大足的柳氏“十炼图”题刻和其传碑,试探唐末五代四川是否存在中国佛教密宗的传承关系,以及柳氏教派的宗教性质。安岳毗卢洞的“柳本尊十炼图”,(图一、二、三)宽14.10米,高5.65米,分上中下及顶壁四层。主像为毗卢佛(柳本尊的法身像?),在岩壁上下层的正中,结跏趺坐在高1.50米的莲台上,坐身高2.90米,莲台由两个半身力士托住。毗卢佛左右的上中层岩壁面各刻五幅图,上三下二,左边的题刻编号为双数,右边为单数,合为“十炼”。顶壁上开有五个直径0.8米的小圆龛,内刻小坐佛像,从西至东,依次是阿弥陀佛、宝  相似文献   
10.
大足南山三清古洞和石门山三皇洞再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清古洞和三皇洞中的造像,是四川,也是中国宋代石窟寺中最精美的道教雕刻作品。关于这两窟的造像题材内容,已有专家学者作了探讨和研究,其中一些见解非常新颖,笔者拜读后受益非浅。笔者曾多次考察这两窟造像,现结合有关文献,再就其内容谈谈自己的浅见,谨此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