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历史能给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和许多其他学科一样,关于它自身的性质和价值等问题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争论。例如:历史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研究历史?等等,这些问题不但历史学家内部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分歧,而且,哲学家、文学艺术家,甚至政治家常常也加入到这些争论中来,使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幽深莫测,从而吸引一切爱思考的人,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2.
论谘议局的性质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立宪派活动的一个重要基地就是各省谘议局。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各省立宪派力量较强的地方,谘议局是立宪派同清朝专制统治进行斗争的最主要的阵地。本文试图对这些谘议局的性质及其作用做一些初步的分析,供研究者参考。 一  相似文献   
3.
4.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主义"问题是个跨学科的话题,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而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历史较长、争议颇多,无论是概念或内容,是历史演变或表现形式,或是理论与实践意义,都备受学界关注。本刊借中国社科院近代思想研究中心召开"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会议之机,约请几位专家学者,就这一课题谈些个人认识。各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切入,触及到了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相关的很多层面,他们的论点可能各不相同,也许会有思想交锋,但无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思想。我们期待大家的研究及思想火花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一文化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东西,就不会静止不动,永远僵立在一个地方。它要活动,要生长,要进步。这个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生命的存在形式就是新陈代谢,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要静止。由此我们知道,一种文化要存在,要生长,要进步,也要不断地新陈代谢。这些年来,人们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觉得传统文化若不大力提倡,真的就要陨灭了。实际上没有这么危险,若是真有这么危险,恐怕即使有人大力提倡,也未必能济事。  相似文献   
6.
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个阶段近代一百多年中,中国人从初步认识和传播民主思想,到逐渐提出并尝试以改革或革命的手段建立某种西方式的民主制度,经过曲折的奋斗而最终没有取得成功。这就是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这里我们先简括地回顾一下,近代中国人争取建立西方式民主制度的奋斗历程所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一)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90年代初期起初,只有个别的开明官吏和知识分子发现西方政制与中国的最大区别是它们有议会制度。继之,出使人员对西方议会制度有了直接的观察和了解,并较具体地介绍给国人。随后产生了一批改革思想家,他们渐次提出效法西方君民共…  相似文献   
7.
张謇与江苏谘议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在清末即为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声望甚隆。他参与创立预备立宪公会,集中了江浙一带乃至全国有志于改革的绅商及知识界的一批代表人物。张氏积极参与了江苏谘议局的筹备工作,谘议局成立后,被选为议长。张謇领导江苏谘议局为建设立宪政治的地方基础做了许多工作,并与思想顽旧的两江总督张人骏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张謇以江苏谘议局为依托,还展开了联合各省谘议局进行国会请愿以及要求改革财政等活动。张謇始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办实业、办教育是如此,参加立宪运动、领导江苏谘议局也是如此。张謇也是一位稳健的改革家,他抱定和平改革的宗旨,秉持“尽其在我”,“得尺则尺,得寸则寸”的方针,不激不随,努力做去。  相似文献   
8.
刚刚成为“过去完成时”的 2 0世纪中国的匆匆百年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上却是遭遇前所未有变故、挑战和机遇的漫长而又艰辛的百年 ,也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中曲折而又奋进的百年。对这百年历史给以科学、理性、宏观、深邃的历史透视 ,总结其智慧、经验、教训和启示 ,是当代学人的职责和使命。为此 ,我们拟专设几期 (不定期 )“2 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笔谈”栏目。此次约请和组织刊发的耿云志先生、李良玉先生和徐思彦先生对 2 0世纪思想文化史解读的精彩高论 ,为本栏目第三期。通过几期这一笔谈形式的探讨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百年历史 ,有助于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深入和活跃 ,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在此 ,我们竭诚欢迎和邀请精治此百年历史的学术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给这个园地以热心关怀和鼎力支持 ,并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大年 黎澍同志从壮盛到晚年,长时间里与近代史研究所联系在一起。1954年近代史所设立学术委员会,他和胡绳、田家英等位受聘为学术委员。实际上,胡、田、黎三同志,不论在中宣部工作或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他们的看法、主张,对近代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文化的源流及其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学者在中国新文化的认识上尽管有千差万别,但几乎都不否认“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界碑。本文所要谈的新文化,就是这个运动所催生的新文化。只有这个新文化,才明显地具备现代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