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十九世纪拉丁美洲的华工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拉丁美洲“苦力贸易”发展的基本趋势 据现在所知,中国人大约早在明朝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年)即到过墨西哥,随着太平洋上大帆船(Manila galleon)贸易的发展,在马尼拉经商的西班牙人曾把当地雇用的中国仆役等带到墨西哥。据称在一六三五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十余年来,我国的世界史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和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情况,诸如世界史专业招生难、分配难;世界史著作出版难、专业书刊发行量萎缩;许多毕业生改行等等问题,使许多世界史工作者感到困惑与担心。因此,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世界史学科如何适应新情况与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发展?出路何在?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世界史工作者面前应当思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刊在创刊100期之际,特辟专栏,开展“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世界史学科发展”的笔谈,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我们竭诚欢迎广大读者与作者涌跃参与这一讨论,以便拓宽思路、提供对策,促进我国世界史学科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关注的大课题是什么?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及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中国史学界关注的新问题是什么?是从“现代化”的新视角对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经历的社会巨变进行深刻的历史反思。 中国近代社会科学,同近代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从西方传入的。众所周知,最初是社会进化论的新概念、新理论传入中国,思想界为之耳目一新,传统的国学(包括史学)研究才开始发生大变化。后来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引起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革命,从而也决定了此后中国社会科学与新史学的发展方向。总之,近代西方新思潮、新理论的输入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至于它对时代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4.
新历史发展观与东亚的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历史发展观与东亚的现代化进程罗荣渠20世纪很快就要落下历史的帷幕了。在这个世纪中发生的全球性巨变,超过历史上的一切时代。这个巨变的历史进程,我们用一个新的词汇加以总括,那就是“现代化”。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这个称之为“现代化”的历史巨变,既是今天...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一项比较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次战争标志着中国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全面冲突。这次冲突打开了中国长期封闭性发展的格局,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纪元。纵观这一个半世纪的沧桑巨变,是一个举世罕见的漫长而崎岖的现  相似文献   
6.
当前美国历史学的状况和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0年秋至1982年初,我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访问研究,主要是研究美国史。在这期间,访问了美国的一些城市和大学,出席了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和东亚关系专题讨论会,结识了许多美国史学界的朋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本文只是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对美国历史学界的总的印象。既然只是印象,当然不免浮光掠影,失之浅近粗疏了。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输入和传播,是刺激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外来因素。这个问題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是一个独特的课題。  相似文献   
8.
四十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全面爆发。这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的后果在今天的国际政治生活中还处处可见。特别在当前,全世界人民正在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及其教训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本刊这期特发表罗荣渠同志的《通向全面战争之路》和李巨原、潘人杰同志的《关于二次大战前史的若干问题》两篇文章,期望我国二战史的研究工作更加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历史研究》创刊40周年,许多作者、读者用题词、贺信、笔谈、论文等多种方式向本刊表示祝贺之意。对此,我们编辑部全体同仁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刊决定,第一、二期为纪念创刊40周年专辑。本期发表一组笔谈及12篇学术论文,第二期为学术论文,其他栏目暂停。题词、贺信等,将另行出版。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历史的编辑方针,执行“百家争鸣”政策,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依靠作者、读者、编者的通力合作,办好刊物,为推动我国历史学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