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玉明 《安徽史学》2008,31(1):78-83
从1940年开始到1941年,国民党统治区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粮食危机.粮食缺乏和粮价高涨是这场危机的主要表现.粮食危机的出现原因主要是由于国统区粮食产量的大量减产、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增加、通货膨胀和投机者囤积居奇所致.  相似文献   
2.
张旺清  罗玉明 《安徽史学》2005,1(3):104-107
理论界在考察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时,往往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与其自身残存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国共合作的实际环境相联系,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只要仔细阅读陈独秀的著述,不难发现,陈独秀在论述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时,是基于其社会历史进化观,这种社会历史进化观深受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影响,可以说,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才是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湖南早期党史人物群体,是指从新民学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以新民学会为核心、受其影响的早期党史人物的集合。他们的成长得益于陈独秀的言传身教:从言传方面来说,受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影响,逐步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从身教方面来说,一方面,陈独秀指导毛泽东等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支持并鼓励毛泽东等在湖南从事的一切革命活动,培养和重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早期党史人物,使他们在党内异军突起,崭露头角;另一方面通过对陈独秀的错误思想的批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党史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日益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4.
1923年4月和12月,陈独秀先后发表的两篇文章:《资产阶级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以下简称《两篇文章》),历来被认为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代表作。的确,陈独秀在两篇文章中提出了“二次革命论”的观点,但陈独秀写作这两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和意图并不是为了阐述他的“二革命论”,而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百废待举,急需制定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政治、财政、经济、军事、外交的方针政策,处理面临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尤以裁兵问题对当时政府财政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社会反映也最强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经济会议首先提出了裁兵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对南京政府的建立和巩固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裁兵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阐述了经济会议提出的裁兵建议的基本内容,论述了裁兵问题的提出对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1949-1956年,中国组织了大量参观代表团赴苏联参观学习.围绕参观代表团的组建、参访活动、回国后的经验总结和推广等,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与此同时,苏联方面也对参观代表团的参访活动予以了积极支持与配合,使其参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些参观代表团为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增强了民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既增进了中苏友谊,也塑造了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罗玉明  李科 《安徽史学》2018,(4):97-103
抗日战争时期,逃兵一直是困扰国民党军政当局和各部队官长的大问题。逃兵规模究竟有多大,由于史料零散,统计资料的缺乏,学术界还没有出现相应的研究性成果。笔者将各种零星资料进行统计,初步推算出抗战8年,国民党军队的逃兵人数约在589.4—597.1万左右。  相似文献   
8.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本认为,杨虎城从事变开始便有捉蒋后放蒋的思想,正是由于有了这一思想,杨虎城置个人恩怨于不顾,支持张学良尽速送蒋回南京,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张学良被囚禁的情况下,独挽危局,采取有力措施,促使陕甘善后循政治途径解决,避免了新内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湖南国学馆的读经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成立的湖南国学馆,是何键在湖南推行尊孔读经的一个重要机构。它名为国学馆,实际上是在弘扬国学幌子下的一个以读经为中心的机构。它招收习经生;开设读经课程,使读经进入课堂;它创办《国光杂志》,发表读经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但如同船山学社的读经一样,国学馆的活动由于逆历史潮流而动,最后也失败了。  相似文献   
10.
罗玉明 《安徽史学》2004,(5):75-79,68
本文主要阐述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文言文与白话文争论的原因、争论双方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这次争论对中小学课程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