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爱新觉罗·毓嵋,字紫薇,1960年生于天津,是当今满族爱新觉罗氏家族中最年轻的女画家。从小在父亲、当代著名国画家溥佐指导下,学习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她刻苦自励,寝馈其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举行的爱新觉罗氏书画展,受到各界的好评。作品被选入在日本出版的《末代皇朝书画集》及《中国书画名作精选》,另在国内报刊发表作品多种,现为北京东城区古都书社社员,专业画家。 毓崌擅画墨竹和骏马。墨竹更是她常画的题材。她的“墨竹”得到了著名国画家、伯父溥松窗先生之真传。她掌握了竹的生态、特性和画竹规律,也注重笔情墨趣,格调寄托,继承了古代文人画的传统,具有元代画竹名家顾安神韵。秀竹新篁,自然舒展,清新挺秀,潇洒而不放纵,严谨而不呆板,确有其过人之处。 本期封底刊登的毓崌《墨竹图》为横幅小品。从构图上,采用了“穿插破平行法”,图左侧两根析枝空竿,偏侧一方,以取揖让谦恭之势,便于分枝布叶。一细竿从二粗竿中间穿插斜出,打破丁两竿平行并列格局。另一细竿弯曲向下,与前者形成偃仰之势。布局既统一而又有变化。细竿上安枝布叶,枝枝著节,叶叶著枝,穿插连缀,错落有致,显得枝叶纷披,摇曳生姿。既符合生长规律,又具有艺术美感。全图满纸清气,生机勃勃,格局高雅,韵味  相似文献   
3.
北京“东方书画研究社”女画家傅敬盐,1941年生,满族富察氏,先辈隶满洲正黄旗。她自幼酷爱书画,秉承家学。少年时从蒋北海学画梅,兰,竹,菊,渐入堂奥,并掌握了“四君子”画的题词,诗画结合,相得益彰。她对古代文入画颇多颖悟,注重“以形写神”,“借物抒情”,追求笔墨趣味。并用心观察生活,通过简单笔墨、生动形象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充满生活情趣。同时她的作品具有女画家所特有的风采。形成了清新秀雅、笔简味浓的风格。齐白石四子齐良迟先生曾为傅敬盐所画兰花题词:“香远益清,蕴闺阁气于尺幅之中,真秀色可餐”,言简意赅,概括了傅敬盐作品的艺术特色。傅敬盐善画绿竹,别具一格。金鱼、鸡雏等也都涉笔成趣,神态生动,雅俗共赏。她的作品曾参加北京少数民族书画展、“东方书画研究社”画展等。 本期封底刊登了傅敬盐为《满族研究》广大读者所绘《金鱼图》,画上题字为满族书画家傅耕野手笔。  相似文献   
4.
东风骀荡,百花盛开。春天,是花的季节。花,是春天的象征。在万紫千红中,雍容雅致的牡丹冠绝群芳,被尊为“花中之王”,誉为“国色天香”。因而有人说,谁如果没有看过灿然怒放的牡丹,可以说并没有真正看到春天的美丽。如此,牡丹庶几可以作为春光的代词了。我国人民历来都把牡丹作为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赏牡丹、咏牡丹、画牡丹不知引起多少人的情趣。爱新觉罗·毓峨《春满人间》(见本期封底)即本着这种传统鉴赏心理和审美追求,以花寓意,化物为情,寄托了画家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5.
作为北方草原上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也是与汉王朝有着密切关系的邻居,匈奴的文化遗存尤其都城遗址位置一直为中蒙两国考古学者所关注。《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一般认为,“茏城”即匈奴之都城,在不同文献中也写为“龙城”或“龙庭”,后来多用“龙城”一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关考古材料,关于龙城的研究都只能停留在依据文献作出的各种推测上。近些年来,蒙古国境内一系列匈奴时期城址考古发现使得龙城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不少争论。  相似文献   
6.
三百红军遭残害 凶手竟是毒泉水掌征美58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冲破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重重封锁与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征服了长征路上最后一道天险─-六盘山。然而,就在这胜利在望之际,却发生了300多位红军将士暴死身亡的大奇案。193...  相似文献   
7.
藏学专家丹玛·江永慈诚罗桑开珠我在几年前就耳闻丹玛·江永慈诚先生在藏学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事迹。今年有机会来到江河源头第一城玉树藏族自治州首府结古镇,或许是从事藏学研究工作的缘故,我很希望有机会与他会面交谈。七月份是青藏高原风和日丽,...  相似文献   
8.
清世祖福临《墨笔山水》浣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朝文学家、诗人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诗中形象地描绘了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的茫茫雪景。在这严寒、幽寂环境中突出一个寒江独钓的老翁形象,表现了一种孤独、耿介、高雅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昆明的纳西族文史工作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举行座谈会,就如何由本民族文史工作者发掘整理和研究本民族文学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纳西族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纳西族文学,无论是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都很丰富。解放前汉族的个别学者及外国传教士曾进行过一些搜集和研究工作。纳西族女作家赵银棠较早注意了研究本民族的文学。但是,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这一工作只限于狭小的范围。解放以来,纳西族文学得到了充分重视。许多汉族文艺工作者深入纳西族地区,在纳西族文艺工作者的配合下,发掘、整  相似文献   
10.
很久以前,石嘴山下住着两兄弟,哥哥叫岩,弟弟叫航。他们的父母早就死了,只留下几亩薄田,几块山地,见弟俩过着贫苦的日子。岩很爱劳动,更爱弟弟。他想着父母早死,弟弟又小,自己一定要照顾好弟弟。每天,他把好一点的东西都让给弟弟吃,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