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珠尔》是藏文bkah·hgyur(以下凡引用藏文处均用拉丁文注音转写)的汉文音译,其意为"佛之教诫译本",相当于汉译佛经"经、律、论三藏"中的"经"和"律"。公元八世纪中期,吐蕃的佛经译师们即已开始汇集各种佛典的藏文译本,并编了三本目录(现仅存一部)。十三世纪末,  相似文献   
2.
<正>刘家洼遗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2016年底,部分墓葬被盗,后追缴文物400余件(组),包括鼎、簋、壶等青铜重器,表明此地应是春秋时期的一处高等级墓地。2017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刘家洼东Ⅰ区、东Ⅱ区与西区(鲁家河)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相似文献   
3.
索氏器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1973年6月,山东省兖州县嵫山区李宫村农民在挖坑时发现一批铜器和陶器。器物送交县博物馆后,县博物馆派人去现场作了调查。李宫村位于兖州县城以西20公里,在兖州、汶上、济宁三县交界处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黄土高地上。1957年文物普查时,曾在这一高地上发现20多处古代遗址。这批器物就出土于李宫村东的一处商周时期古遗址上。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80米,地表散布古陶片,多为绳纹粗红陶,也有少量褐陶  相似文献   
4.
作为北方草原上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也是与汉王朝有着密切关系的邻居,匈奴的文化遗存尤其都城遗址位置一直为中蒙两国考古学者所关注。《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一般认为,“茏城”即匈奴之都城,在不同文献中也写为“龙城”或“龙庭”,后来多用“龙城”一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相关考古材料,关于龙城的研究都只能停留在依据文献作出的各种推测上。近些年来,蒙古国境内一系列匈奴时期城址考古发现使得龙城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不少争论。  相似文献   
5.
很久以前,石嘴山下住着两兄弟,哥哥叫岩,弟弟叫航。他们的父母早就死了,只留下几亩薄田,几块山地,见弟俩过着贫苦的日子。岩很爱劳动,更爱弟弟。他想着父母早死,弟弟又小,自己一定要照顾好弟弟。每天,他把好一点的东西都让给弟弟吃,种  相似文献   
6.
厘清聚落结构是判断聚落性质的前提。发掘区"堆积结构"分析,有助于聚落结构的厘清。本文在阐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2007年周公庙发掘的两条探沟资料为例,从堆积单位的考古学文化归属和期别年代判断、功能属性判断与堆积类型划分、堆积单位"区位"特征分析、堆积类型的阶段变化解析入手,结合发掘区的聚落区位背景,探讨了周公庙遗址商周时期聚落与社会变迁的相关问题,得出了一些有益的认识。同时,总结了发掘区"堆积结构"分析方法的一般技术路线,指明了其中重点与关键,或可裨益于今后同类研究。  相似文献   
7.
2002年枣阳九连墩发掘了2座大型楚墓,M2保存完好,出土乐器22件(套),涵盖金(铜)、石、革、丝、竹、匏、木七类,其中木瑟座和竹舂牍、木雅、柷为首次认识。墓葬出土乐器种类齐全,保存完整,为研究先秦乐器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淮建利 《史学月刊》2007,(11):37-45
宋朝的配军制度,是建立在配隶法基础上的强制罪犯充军的集兵制度,是宋代兵制中于募兵制之外又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配隶法自宋初实行以后,逐步成为一个内容繁杂、适用于各种犯罪的刑种。两宋时期的厢军是配军数量较多的军种,配军不仅集中分布在厢军的牢城营,而且在厢军其他重役军分和一般军分中都有较多分布。由于配隶法适用范围的泛化和枉法滥配现象的大量存在,宋朝牢城等配军军分的溢额成为一种常态,配军数量十分庞大。宋统治者之所以将罪犯配隶充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直接控制一批能够服兵役和劳役、随时听候国家调遣的人力资源,配军的存在也因此具有了其自身的社会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  相似文献   
9.
鲍飞立 《江淮文史》2020,(4):164-168
正吴荣寿(1873-1934),字永柏,号俊德,徽州府歙县岔口乡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他13岁就来到号称"茶务都会"的徽州商业重镇屯溪,一家广东人开办的小茶号帮佣。吴荣寿虽然缺少文化,却颇精明,逐渐练就一手硬功夫,制茶的各道工序样样精通,尤精鉴别毛茶,一上手就能分辨出源头产地。后来,广东老板回乡,将号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