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吊唁活动。邓小平同志的病逝,引起了利比亚“革命领导人”卡扎菲的高度重视。这位从未参加任何一个使馆吊唁活动的神秘人物,在严密的保护下,亲赴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作者亦庄亦谐地描述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所发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2.
1970年“八一”建军节刚过,正在江西省上高县外交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的我,接到校部的紧急通知。外交部令我尽快回京,另有工作任用。我带着“三夏”大忙的汗渍和满身泥土气息,匆匆回到北京。第二天去外交部报到,干部司和亚非司是必然要去的地方。部两栋办公楼内外空空荡荡,人迹寥寥。我心里知道,当时留在外交部坚持业务工作的人员已经缩减到最少程度,大多数人都已分散下放到外交部5个干校“脱胎换骨”去了。偌大的一个西亚北非司分管中东地区23个国家的事务,一段时间内只有8个人留守工作,亚非司“八大员”的雅号由此而得名。在当时的特殊…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我一直收看中央电视台和香港凤凰卫视有关战事发展的直播和评论,抽时间还要浏览订阅的几份报纸,密切关注有关动向。由于整天跟踪伊前线的形势,打乱了退休后的生活规律,头脑似乎紧张了许多,以至于半夜经常从睡梦中惊醒,满脑子都是炮火浓烟中的巴格达、巴士拉、摩苏尔……有时脑海中浮现出紧急会议中的萨达姆、乌代、库赛、残垣断壁的房屋、惊慌逃跑的人群…… 1970年至1977年,我曾在我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工作近7年。迄今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刚到伊时,我才33岁,萨达姆·侯赛因与我同岁,我还比他大4个月。当时艾哈迈德·哈桑·贝克尔是共和国总统、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库尔德人马鲁夫任副总统,萨达姆为革指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