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雅各布森的理论视角,重检民间故事讲述行为的构成。构成故事讲述活动有六要素:讲述人、听众、故事文本、故事符码、故事媒介、故事语境。它们有规则地互相作用,共同生成"讲故事"习俗行为。听众和讲述人基于各自的故事库和记忆文本及相关的听讲经验、人生阅历互动;故事文本经由故事符码组合而成,但要通过讲述人运用携带个性化和地方化的口头语言媒介表达,所有这些活动过程都要符合语境并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祝秀丽 《民俗研究》2003,(1):140-147
中国学者对民间故事讲述活动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后故事文本搜集活动。早在二、三十年代,刘大白、钟敬文等前辈就在自己的家乡采录故事文本,开启了中国民间故事搜集记录的先河。那时的调查者关心的主要是故事文本本身的记录和整理,捎带说明讲述人以及讲述情景的简略情况;研究者的学术兴趣则在于挖掘本民族民间故事的历史、社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一直到当代,这种把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3.
祝秀丽  黄泽香 《民俗研究》2010,95(3):219-233
本文以10则"秃尾巴老李"定居黑龙江的传说为研究对象,采用叙事结构分析方法阐释了这一传说类型的叙事结构和意义。纵观情节的历时和共时结构,该传说表现为三个层次:在地理方面,主人公寻着从南向北移居、又从北向南回乡的路线;在经济问题上,贪吃与饥饿导致的离乡觅食,在异乡通过争夺而重新分配资源并成功地安居;在社会关系上,它体现为从割断血缘、地缘到重建地缘、血缘的过程。该传说归结为由对立统一的最终命题形成的二元结构,它浓缩了一代代东北移民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丁乃通的类型法、格雷马斯的叙事理论研究当代"五鼠闹东京"故事的类型和意义,可归纳出真假包公、鼠精作怪、外国贡鼠三个亚类型,并说明主角、对象、助手、对头、支使者、承受者六类角色的特点,进而揭示包含杀老习俗的异文群的叙事意义在于:对抗与废除杀老法令的过程,也是年轻英雄在老人的忠告之下解开鼠精作乱的超自然启示、最后平息鼠乱并重建自然契约的过程。禁令与违禁、杀老与养老是这一故事类型语义结构的基本对立项。  相似文献   
5.
重释民间故事的重复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重复律与口头表达 重复是民间故事的叙事规律之一。钟敬文先生曾注意到民间故事的这一特征: 民间故事在情节上,往往采用重叠反复的形式。比如《蛇郎》故事,爸爸受了要挟,要把一个女儿嫁给蛇耶。他回家后,便问七个(有的说五个或者三个)女儿,谁愿意嫁给蛇郎?同样的问话和答词,重复了六次,到第七次,最后的女儿的答词才与前不同。至于同样或类似情节的问答重复两次或三次,就更常见了。这是口头文学的特点。但是有些记录者嫌累赘把它删去。这就损伤了原来艺术的特色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民俗学从学科初创之际一直到当代学术研究之中,对家乡民俗的观照成为贯穿始终的传统和特色,这与西方民俗学从异域文化到“回归本土”的发展轨迹形成鲜明的对照。相对于异域文化研究而言,家乡研究属于本土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自不待言。然而,在家乡顺利地开展田野工作的表象之外,研究者承担的角色冲突与心理困惑并不少于异文化研究者。有学者直接指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