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内部曾存在着民主势力与独裁势力的激烈斗争。以孙科为核心的“太子派”,为反对国民党内的个人独裁势力,曾作出过积极努力。在蒋介石下野期间,孙科被各派公推为行政院长。1932年1月1日组阁的孙科政府,面临着财政和外交两大危机(财政上宋子文设置障碍弄不到钱、外交上力主抗日得不到蒋汪支持),仅仅1个月,因无法支撑局面而只好请求辞职。是年2月,孙科开始出任立法院长。  相似文献   
2.
有“国民党元老”之称的胡汉民,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参加了创立中国同盟会的活动,并出任评议部议员、书记部书记.1907年随孙中山到新加坡、越南河内等地,创设革命机关,参与筹划同盟会在西南边境发动的武装起义.1909年在香港任同盟会南方支部长,参与策划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之役.武昌起义胜利,出任被孙中山视为后方基地的广东都督要职,时年仅33岁.袁世凯篡权,又随孙中山创立中华革命党,任政治部长,主编《民国》杂志.此后,他一直紧随孙中山左右,并致力于孙中山理论的完善工作.可以说,胡汉民为建立一个民主的中国作过许多努力.或许,在当时的国人眼里,“汉”即华夏(意即中国)、“民”即民主也;胡氏将自己的名字“衍鸿”改为“汉民”,就是要为民主而奋斗吧!  相似文献   
3.
略论湖南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石柏林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来看,日军在相持阶段中尽管使用重兵在华北敌占区“扫荡”中共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巩固其所谓“兵站基地”①,但仍然没有放松对正面战场的压力,对正面战场进行军事进攻,在整个相持阶段中从来没...  相似文献   
4.
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战时政治体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战时政治体制石柏林抗战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受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两大因素的制约。当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后,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这使整个抗战期间的中国政治局势异常复杂。这种复杂的政治局势反映在政治体制上的结果是:设立了民意机关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