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为了解巴蜀青铜兵器的制作技术及表面斑纹形成机理,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成都市博物院的几件带斑纹的馆藏青铜兵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件截面样品均为青铜铸造组织,锡含量平均为11%。三件器物表面斑纹层均含锡和铜并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斑纹工艺可分为二类:剑周99-1极可能为直接铸出凸凹不平的剑体,在凸起部位涂高锡合金膏剂,加热处理后得到。另一类可能先直接铸出金属基体,在欲成斑处涂抹合金膏剂或纯锡,加热处理打磨得到。分析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巴蜀青铜兵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神桩(彝族)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山苏青年,名叫至克拉。他干活很卖力气,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劳动,日头落山还不回家,早晚饭都是他母亲送到地里给他吃。但是,至克拉性情十分暴躁,对母亲很不好,饭送晚了一点,他就开口大骂:“这  相似文献   
3.
带斑纹兵器是巴蜀兵器的一大特色。由于表面有斑纹的青铜兵器锈蚀与一般青铜器锈蚀有所不同,必须针对其特殊性进行锈蚀机理的研究,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应用矿相分析、SEM EDS、XRD等分析手段对几件巴蜀带斑纹兵器表面与截面锈蚀产物进行分析,并与非斑纹锈蚀进行比较;对斑纹与非斑纹的锈蚀机理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斑纹的锈蚀产物主要是SnO2,其在兵器斑纹表面形成钝性保护膜,防止其进一步腐蚀,对斑纹下面的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非斑纹层锈蚀向斑纹层下面的基体扩展,膨胀是造成斑纹层凸起甚至脱落的主要原因,对斑纹兵器保护的关键是控制非斑纹层锈蚀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巴蜀青铜器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巴蜀青铜兵器除了有其独特的形制、巴蜀符号以外,在其表面还常见一些精美奇特的斑纹。这些斑纹呈现银色或黑色,俗称“虎斑纹”(图一、二)。对这种斑纹的成分、结构及其工艺原理目前尚缺乏研究。下面介绍作者近期对“虎斑纹”的一些研究成果,供研究者参考。一带斑纹兵器的考察在有关文物考古单位大力协助下,对巴蜀青铜兵器,尤其带斑纹兵器进行了调研。考察的单位有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博物馆、彭州市博物馆、什邡市文物管理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市考古研究所、涪陵文物管理所、忠…  相似文献   
5.
金沙遗址出土古象牙的现场清理加固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古象牙,保存现状十分脆弱。出土后由于失水速度加快,象牙会迅速开裂、风化,最终完全粉化。为了能将这批珍贵的象牙完好地保存下来,必须寻找一种简单的方法对象牙进行有效的保护。根据对象牙的成分分析和脱水试验研究,选择用改性的有机硅材料把象牙嵌封保存起来。对材料的保护性能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用这种有机硅材料对出土脆弱古象牙进行嵌封保护,可以减缓象牙的失水速度,隔绝大气环境对脆弱象牙的腐蚀,又不影响直接观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传统“净皮”工艺得到的皮影原皮,具有质地硬、不易弯折、透光性好、亲水性基团多等特点,不同于蓬松柔软的普通皮革。特殊的工艺过程,使皮影具有特殊的材料性质。但是皮影类文物保护尚未受到学界较多关注,多数研究甚至误将皮影类文物所用皮料等同于其他普通鞣制皮革,忽略其特殊的物质材料基础。因此,本研究将皮影原皮作为标准样品,实施控制变量的样品人工加速老化,结合显微观察、性能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进行评估,探究环境因子在皮质劣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偏好。其创新点有二:第一是提出一种适宜于皮影皮质老化、劣化程度的标准量化评估方法——该法取样量少、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结果令人满意;第二是基于本评估方法的原皮皮质评估实践,证明即便没有鞣制效应作用,仅经过机械制皮过程,皮质仍具有相当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