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以河南郑州索河、须水河和枯河流域的田野考古调查为契机,主要针对一般聚落进行了植物遗存分析。龙山文化晚期,粟、黍、水稻、小麦(很可能)四种谷物出现在索、须、枯河流域。从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岗文化上层,较高的谷物出土概率表明多品种农作物的农业模式或颇有成效,而谷物较低的百分比可能指示当时包括除草在内的田间管理措施尚不完善。同时,相应堆积单位的木炭浓度逐渐降低,或与对木材等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2003年3~5月,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基本建设,在新乡市凤泉区王门村西南发掘了一批汉唐墓葬。其中M76保存较好,为一座规模较大的画像石墓,年代为东汉晚期,为研究新乡地区的汉代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申文  程要远 《丝绸之路》2011,(22):30-32
在今河南新乡地区北部的太行山山脊上横陈着一列列用青石堆砌成的数百里石墙,这便是战国时期的长城遗址。据文献记载,战国时期列国都修筑了拱卫自己领土的长城,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保存到现在的资料让人已经很难清晰地看到中原列国长城的全貌。经过调查和研究,本文认为分布在新乡地区的这些战国长城修筑于战国早期,是魏国为了逐鹿中原、解除后患而设置的北防赵国的防御工事,其至少在魏惠王迁都大梁以前对魏国巩固黄河北岸的占领地区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秦统一后,该段长城毁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