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位于长城以北、燕山深处的承德,历史上为东胡、山戎、乌桓、鲜卑、契丹、女真、蒙、满、汉多民族聚居区域,地扼关内外要冲,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这一带相互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是我国边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全市近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以避暑山庄、外八庙为中心的1300余处文物古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承德地区历史发展概貌。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承德考古事业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关心支持下,坚持贯彻《文物保护法》,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  相似文献   
3.
承德县三沟村发现辽金窖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10月,河北省承德县三沟村农民在村西南角一顷地发现一处窖藏。在距地表40厘米深处,埋有一个泥质灰陶罐,罐内存放瓷器、铁器和铜钱等。窖藏发现时,陶罐已破碎,部分瓷器也  相似文献   
4.
承德地区汉代长城与烽燧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承德自古是中原汉族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交往的区域,为历代军事要塞,古长城遗迹丰富。本文报告了汉长城与烽燧在承德境内的分布、走向以及建筑特征,并做了一些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5.
承德地区出土的宋、辽、金、元 时期官印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避暑山庄文化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避暑山庄文化是多民族互相融汇、影响、渗透与发展的一种 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文化。只有从历史、民族、考古、宗教以及园林、古建筑艺术等多学科 、全方位地去挖掘与研究,才能真正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避暑山庄、外八庙的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地处河北省北部的承德地区,辽代属中京道,金代归北京路所辖,元代属上都路,无论是历史地理还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其区域位置都十分重要。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大量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为研究中原农业文明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提供了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到避暑出庄文化田淑华避暑山庄是我国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外八庙乃举世闻名的寺庙建筑群。被称为“紫塞明珠”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宝藏。199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说明避暑山庄、外八庙与世界著名文化古迹齐名,标志着...  相似文献   
9.
清朝早在入关以前的太宗(皇太极)时期就已有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入关以后,统治仍沿袭满族骑射和游牧的生活习俗,始终把“巡狩习武”作为重要的政治活动,曾先后在东北的盛京(沈阳)、吉林、黑龙江和北京近郊的南苑建立了狩猎场所。南距京师400公里的热河木兰围场是清代围场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其活动时间长达139年,自康熙二十年(1681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中经四帝,共举行木兰秋猕105次。  相似文献   
10.
黄土坎行宫:位于黄土坎甸子村北一山坡上,南距热河行宫20公里,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行宫北面为赛音河与固都呼河交汇处,宫殿临水向阳,地势开阔,占地一万平方米。宫门三楹,内为垂花门。前殿五楹,后殿九楹。宫墙外植有方形松柏林带,四周围绕,使行宫掩映在绿荫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