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田斌 《文史月刊》2003,(3):46-49
在民国时期的新闻舆论方面,蒋介石极为重视在天津办起的《大公报》和它的总编辑张季鸾。蒋与张在十几年交往中有恩有怨。有分歧有共识。蒋介石特别看得起张季鸾忠言直谏的人品,视其为“国士”,甚至不计较对自己的责难顶撞;而张季鸾对蒋介石则感恩图报,善始善终。士逢知己1928年6月,北伐军已攻至京津。张季鸾于22日到河南辉县百泉采访民国宿将冯玉祥,得知蒋介石沿京汉路专车北上,便和冯于7月1日凌晨赶到郑州迎接。在这里,张又意外地遇见了与蒋同行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邵力子、秘书陈布雷和总参议张群。邵、张是张在…  相似文献   
2.
田斌 《炎黄春秋》2004,(4):73-75
在民国时期的新闻舆论方面,蒋介石极为重视在天津办起的《大公报》和它的总编辑张季鸾。蒋与张的十几年交往中有恩有怨,有分歧有共识。作为政治家的蒋介石,很注意招揽贤达,来维护其统治,他又特别看得起张季鸾忠言直谏的人品,并利用一个旧式知识分子好名重节的情操,对张季鸾礼遇  相似文献   
3.
田斌 《文史月刊》2004,(5):52-55
40年前2月的一个黄昏,一位老人躺在台湾省台北市青田街一所普通宅院的木板房中。他身穿一件土布长袍,发际苍白,长须齐胸,脸上泛出不少老年斑,而其心里却不时想起秦地关中的美景和住在那里的发妻、爱女、爱婿,不由得发出声声长叹。  相似文献   
4.
田斌 《文史月刊》2005,(5):47-51
2004年11月28日,是杜聿明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尽管历史已跨越过漫长的时空,但后人们对这位从陕北黄土地上走出的一代名将,任凭岁月的流逝也未被淡忘。一陕北远近闻名的米脂县是杜聿明的家乡。杜聿明的父亲叫杜良奎,是清末举人。其父在仕途上虽不怎显赫,但思想观念却十分开化,年青时,在家乡尚武功练剑法,后又外出教书修文,最终在辛亥革命时成为陕西的同盟会会员。在米脂城乡,杜家是一大姓,列入米脂李、杜、高、常,姜、马、艾、张八大姓之中。杜聿明是陕北名士李鼎铭的姑表弟,也是另一位名人杜斌丞的堂弟。正是在这样一种家庭关系的熏陶濡染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