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引言 旧石器作为唯一能够保存至今的早期人类制作和使用过的工具,对于我们研究探讨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社会、文化、技术的发展等与人类起源及演进相关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正如科林·伦福儒(Colin Renfrew)在《对考古学解释的反思》一文开头所说的那样“当代考古学家们在思维和著述中一再面临的课题──也是考古学上最重要的课题,即考古学必须超越对过去仅仅进行重建和描述这种传统做法,以期我们能够解释过去为什么是这样的而非那样的。”[1] 旧石器时代或许真的离我们太遥远了,解释什么…  相似文献   
2.
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群调查发掘简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群调查发掘简报王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陶富海(丁村文化工作站)王益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前言丁村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南5公里同蒲铁路东侧。东依塔山,西傍汾水,土地肥沃,盛产粮棉。村内,保存有建自明代万历至清代的民居四合院40座,是研究...  相似文献   
3.
下川雕刻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沁水县下川遗址中的雕刻器在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各遗址中较为丰富而典型,这为我们系统地了解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雕刻器的类型、特点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本文研究的雕刻器基本上是下川遗址1973~1975年间调查发掘所获,内有17件已在《下川文化》一文中作过报道①。从这批雕刻器的坯材选择、器身整形以及雕刻器刃的打制等各个环节来看,其打制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本文试图通过对下川雕刻器打制技术及类型的研究,以求认识中国雕刻器的形制特点以及与西方雕刻器之异同。  相似文献   
4.
下川楔形析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下川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有一类具有两端砸击痕迹的石器,其典型器物平面轮廓为四边形,纵剖面呈梭状或凸透镜状,上下两端相对的薄缘处布有由砸击形成的碎小崩片疤痕,其特征与两极石核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种石器早在本世纪初就为法国学者所注目,称之为Outils écaillés,之后在世界各地多有发现。近几年,邓聪、林圣龙就这类石器的研究史和国外发现概况作了介绍。该类石器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用于析裂物体的工具,其使用方法是将下端置于被加工物——木、骨、角、玉——之上,用石锤砸击上端,楔入被加工物并使之裂开。根据这类石器的形态、功能,我们称之为楔形析器,简称析器。 一 本文描述的楔形析器(Splintered piece)是我们对下川遗址石制品再观察时确认的。共71件,除5件为脉石英外,余皆为燧石质。由于器身满布破裂疤痕,所以多数标本不能判明其使用前的坯貌。从几件保留有原有坯面的标本看,它们是以板状岩块或石片为坯  相似文献   
5.
石片之形成     
石片形成的力学解释,提供了一个得到更多有关石片及其片疤形态特征信息的机会。石片形成的力学机理可直接用于辨别史前打片技术和石器的使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够解释各类形态石片形成原因的模型。石片可以由多种方法形成,尽管一般认为它们并不总是贝壳状的。弯折石片在使用痕中是常见的,但常常被误认为是贝壳状的。第三大类石片是压缩石片,通常是两极砸击产品。为了说明石片形态的复杂性,我们按照石片破裂的发生(initiation)、延展 (propagation)和终止(termination)分成三个阶段,它们形成的机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1986年10月间本文后一作者在高平县团池乡羊头山下发现一处细石器地点。1990和1991年秋,我们又进行了两次勘察,共采集石制品80余件。这是高平县首次发现的细石器遗存。羊头山距高平县城东北18公里(图一),以北魏至唐开凿的羊头山石窟著称于晋东南。山顶有一方形石塔,塔基为一巨石——在方塔一角凿有一羊头——形似伏羊,故名  相似文献   
7.
丁村遗址群再次发现细石器文化地点陶富海(丁村文化工作站)王益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自1977年在丁村遗址群汾河西岸丁家沟口Ⅱ级阶地(77:01地点)发现含典型细石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来,我们就对汾河东岸的Ⅱ级阶地十分关注,以冀找到与河西相应的细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